随笔:与时俱进与翻“老皇历”
(2022-08-29 09:23:26)分类: 随笔一记 |
随笔: 与时俱进与翻“老皇历”
与时俱进,大概可以视作“老皇历”的反义词。活到老,学到老,如今已不只是一种提倡,而成为生活的需要。大妹夫不会用智能手机,很想去不远的上海看看儿孙,老年手机不能扫码,上不了车,过不了检,只能望沪兴叹。
常听一些朋友“九斤老太”式感叹如今基层干部的能力。“摸石头”和基层创新时期的老一辈干部,需要的是敢想、敢闯、敢干的素质和能力。如今顶层设计,理解和执行力成为对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要求。两代干部,素质和能力要求是不同的,不能作简单比较。
“代沟”的形成,说到底是由于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不同代的人,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如果不能相互理解,就会发生碰撞,产生隔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我们在艰苦环境下形成的勤俭节约观念,我们依然可以坚持美德,但用这样的观念要求年轻一代,恐怕也算不合时宜了。
如此说来,“老皇历”就不用翻了?答案是否定的。现在,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成为时尚,传统文化就是“老皇历”。不是需要不需要翻“老皇历”的问题,而是如何翻“老皇历”的问题。与时俱进和翻“老皇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需要我们用辨证思维的方式看待翻“老皇历”,翻好“老皇历”。
严格地说,我们要保护和弘扬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糟粕,这是必须扬弃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才有“古为今用”的价值。即使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不能简单地“复制”。赋予时代的元素,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
百戏之祖昆曲,当然是优秀传统文化。昆剧青春版《牡丹亭》能赢得当代大学生,根本原因在于,保留昆剧基本特点的原汁原味的同时,在舞美等方面作了大胆改革,注入了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意识的时代元素。在全国昆剧6大院团的共同努力下,古老昆曲的生命得以延长。但是,昆曲毕竟已成为人类非物质遗产的小众文化,保护之路漫长。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消费观念,但勤俭节约的“老皇历”还要翻,艰苦奋斗的精神不会过时。
坚守初心,是一项严肃的、具有根本性的要求。初心的源在《宣言》,从《宣言》开始的初心,也可视作“老皇历”。这个“老皇历”不能不翻,翻了还要念念不忘。
由此可见,与时俱进不能离开“老皇历”。“老皇历”之初心,规定了与时俱进之“进”的方向。离开了初心这个“老皇历”,与时俱进就会偏航。
不同时期,对干部的素质会有不同的要求,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素质和根本要求不会变,也不能变。在不同时期,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方法是不同的,需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