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陪伴下生活
(2022-04-27 09:06:05)分类: 随笔一记 |
在疫情陪伴下生活
第一波疫情,与回乡返苏人员有关。第二波疫情,与上海暴发疫情有关,同城化的效应是全方位的。苏州还是幸运的,第一波疫情发生在中小学开学的前一天,紧急叫缓;第二波疫情发生在准备开学的时刻,继续暂缓。避免了师生密集的学校感染。
虎年伊始,三大制造业城市苏州、深圳、上海先后暴发疫情,对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是有影响的。不过,从官方公布的数据看,苏州一季度的影响似乎并不大。一季度,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达10051.6亿元,同比增长9.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6.5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进出口总额1006亿美元,同比增长1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5.3亿元,同比下降1.9%。
平心而论,对疫情持续时间那么长,是估计不足的。大宝的网课,一开始就是直播,每天上传限时作业,周测、月考,各科老师抓得很紧,毕竟是初中了。二宝的网课,前一个月只是看精品资源的录像,也没有作业。只是在最近两周,转为任课老师直播上课,作业也要上传了。
本轮疫情,苏州影响面广,各市、区无一幸免,最严重的是离上海最近的昆山。目前,全市每天仍有2位数增加,编号已到了700多。防控力度也不断加码。我们这个无患者的小区,3个大门关闭2个,只留1个出入。出门发证,回来交证、验码和核酸,汽车进小区还要检查后备箱。副食品价格虽然涨了点,但供应还算充足,日常生活没受影响。经常去理发的店关了,去邻里中心买菜时发现一家店开着,价格特别便宜,2个多月的长发终于不再留了。公交车、地铁没有停运,乘坐多了24小时核酸要求,乘客稀少。儿子已2周居家办公,儿媳妇部门也开始轮流上班和居家办公并轮流做志愿者。康复医院禁止进病房探视,但可把患者推到底楼走廊,探视者可与患者作简短交谈。
一座城市的抗疫,是对这座城市管理水平的一次检验,也是这座城市市民文明素养的一次暴光。
看来,抗疫也是持久战,在疫情陪伴下生活,应是需要适应的常态。
在疫情陪伴下生活,要管好自己,自觉遵守各项防疫规定。核酸检测不缺席,出门戴口罩,苏康码、行程码备查,积极配合不嫌烦。
在疫情陪伴下生活,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各种不方便。出门绕个路,看作疫情下的健身方式,心里就舒坦了。
在疫情陪伴下生活,要耐得住寂寞。无事不出门,没必要不出小区。聚会没有了,社交活动少了,可以有更多时间用来看书,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
对于成闲云野鹤的普通老年人来说,保护好自己,守住阴性和绿码,就是对社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