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作之悟
(2021-11-22 08:55:37)分类: 随笔一记 |
试作之悟
10多年前,曾萌发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创作一部反映我们这代普通人的长篇小说,并进行过尝试,感觉力不从心而作罢。
一年前试写小小说《老人与小保安》发博客,得到2700多点击。不甘的心又萌动了,于是有了再次的尝试。感觉依然是不具备写长篇小说的功力。
在写《从军梦碎》过程中,曾与作家晓舟同志探讨过。晓舟认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往往会太注重真实性而铺不开,他自己也有这方面的体会。晓舟的话是有道理的。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与我的思维XI惯有关。
大学的专业是历史,但看哲学书比看历史书更多。从教后教的是政治、哲学和领导科学。29年基层领导工作,锻炼的是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看到事物的本质,从各种各样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因此,形成了抽象思维的XI惯。
曾分管过文化,抓的也是方向性和重点项目,并没有转变思维方式。当年组织上让我担任参加省文代会的代表团支部书记,市文联临时封了我个评论家协会会员作资格。
也出过书,发过非职务文章。书是政治类的,包括《求是》上的文章是理论类的。唯一勉强算作文学类的是《苏州杂志》头篇的报告文学,是由发表在《文汇报》的长篇通讯“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新馆”改写的,我一直视作主编陆文夫先生对我的厚爱。
写文字作品,需要的更多是形象思维。而我,并不具备在两种思维方式中自由转化的能力。
长篇试作,暂划句号。以后,可能会再次试试小小说或格律诗之类。试作也不会浪费,或许若干年后再次心血来潮,可以当作主干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