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拙政园

(2019-03-10 19:42:50)
标签:

人间天堂

拙政园

苏州古城区东北部(东北街178号)的拙政园,占地70余亩,是苏州最享有盛名、规模最大的园林,也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它不仅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位居第一,也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极则。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中国园林而不到拙政园,犹如身入宝山而不名一文。

园址一带,地势低洼,虽在郛郭,旷若郊墅。三国吴郁林太守陆绩、东晋戴顒、晚唐诗人陆龟蒙都曾经在此营造宅第,有池石园圃之属。元代元贞二年(1296)至大德十一年(1307)建有寺院,延祐年间(1314—1320)奏赐寺额“大弘寺”,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据苏,此处为其女婿潘元绍驸马府。明正德四年(1509),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开始在原大弘寺旧址上拓建园林,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名该园为“拙政园”。意思是说,聪明人从政是治国,笨拙之辈为政是治园。王献臣因受同僚排挤及权贵陷害而退归林泉的,他采用“拙者为政”一句,显然是一语双关,含有“执政者是笨蛋”的讥讽意味。园名取得雅,取得巧,取得含蓄,取得意味深长,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近500年来,尽管园景屡经陵替和分割,多所改动,最后还是以“拙政园”闻名于世。

王献臣初建的拙政园,规模比现存的还要大。20多年的苦心经营,导致拙政园“广袤二百余里(可能是亩误,编者),茂林曲池,胜甲吴下”。嘉靖十二年(1533),大书画家文徵明有一篇《王氏拙政园记》,曾对该园备加赞赏,也为我们留下了最为详尽和可靠的原始资料。文徵明作为王献臣的朋友,从造园开始,一直参与了对拙政园建设的谋划、设计、修缮工作,据记载,文徵明分别在明正德八年、嘉靖七年、十二年、三十年及三十七年,先后五次为王献臣画过拙政园图(现存《拙政园图》31幅,绢本册页,就是文徵明于嘉靖十二年作的图册,每图描绘一景,各系以诗,总称《拙政园诗》或《拙政园图咏》)。文徵明曾在拙政园里种过花卉(今拙政园还有一棵文氏手植的紫藤,蒙茸一架),也从拙政园里移出过花木(明正德十三年,就从拙政园里移竹数种,栽在自己的停云馆前)。应当说,作为明代书画文坛的领袖,文徵明运用了他的天才艺术见解和手段,使拙政园的“诗情画意”发挥到了极致。王献臣居此30余年后卒,其子将园赌输给阊门外下塘徐少泉,徐氏传五世,园渐荒废(明崇祯四年,园东部荒地约0.67公顷,为侍郎王心一购得,辟建“归田园居”。此后,园虽成菜畦草地,王氏后裔却一直居此。晚清至民国间,部分归贝氏所有,抗日战争起始散为其他民居)。清兵入苏,除东部外,园为满清将弁占据,又先后为大学士海宁陈之遴宅、吴三桂婿王永宁宅、苏松常道新署等。乾隆初,园又分为“复园”(东)、“书园”(西)。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进驻苏州,忠王李秀成于此建忠王府。太平军失败后,李鸿章将忠王府作为自己的江苏巡抚行辕,后改建“八旗奉直会馆”。光绪三年(1877),吴县富商、户部郎中张履谦购得园之西部,并易名“补园”。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整合园庭。1954年1月,园划归苏州市园林管理处后,又行修缮。1960年9月,拙政园东、中、西三园重归一体,全面开放。现园基本保持19世纪末的风貌,分东、中、西三部分,住宅位于园南,各具特色,以中部最为典型,山水明秀,厅榭精美,池广树茂,景色自然,具有江南水乡风格。

拙政园

拙政园

东部,20世纪50年代修复,大部分景观如兰雪堂、芙蓉榭、涵青亭、天泉亭、秫香馆、放眼亭等,多依水而设,景色如江南乡村。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中部,是园内主要部分,也是全园精华所在,总体布局基本保留了明代格局,即以池水为中心,“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明文徵明《王氏拙政园记》),临水建有形体不同、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厅堂楼榭等原来供园主宴乐生活用的建筑物,较集中地分布在园南靠近住宅一侧,实际是住宅的延伸。主厅远香堂是中部活动中心,堂南隔池山为腰门,是旧时入口。另有建筑景观为:绣绮亭、嘉实亭、玲珑馆、听雨轩、海棠春坞、雪香云蔚亭、待霜亭、倚虹亭、梧竹幽居、绿漪亭、倚玉轩、小飞虹、得真亭、小沧浪、松风水阁、志清意远、荷风四面亭、见山楼、香洲、玉兰堂、别有洞天等。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西部,现存面貌大致是清末修葺时所形成,总体布局亦以水池为中心,主体建筑在池的南岸靠近住宅一侧。水池呈现曲尺形,西南角以分支向南延伸。池北为假山,山上及傍水处建以亭阁。西部池水与中部相通,南面的卅六鸳鸯馆为主体建筑,旧时可由住宅经曲廊达馆内,是园主宴会与顾曲之处。另有建筑景观有十八曼陀罗花馆(卅六鸳鸯馆)、宜两亭、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与谁同坐轩、笠亭、拜文揖沈之斋(倒影楼)、波形水廊等。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


园南住宅(系经清末云贵总督李经羲修建),纵深四进,隔河影壁、船埠、大门、二门、轿厅、大厅和正房(两进楼厅)组成在一条主轴线上,正房之侧散建鸳鸯厅、花厅、四面厅、小院等建筑,为苏州旧时宅园结合的传统布局,现建成园林博物馆。

拙政园

全园现有堂馆亭榭44座,匾额51只,楹联37对,门额砖刻22方,书条石47方,碑刻8块,桥14座,石幢1座,湖石假山3座,黄石假山1座,土石假山6座,峰石10座,古井8口;古树名木18株,其他树木2676棵;盆景万余盆;特色花卉为荷花、山茶、杜鹃。

              (作者 柯怡雯 柯继承 图片为大宝二宝游拙政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访友记
后一篇:留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