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蓝田县首批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
蓝田县首批初中化学名
师工作室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35积分
  • 博客访问:298
  • 关注人气:3
  • 获赠金笔:0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设计

(2019-05-28 21:48:07)

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设计

                          孟计良名师工作室   刘宝宁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在九年级学生学习酸和碱性质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础上来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继续对酸和碱的性质进行深入探究,顺应了学生有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本节内容的知识主线是:中和反应及其实质和应用,围绕“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这一问题,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经历比较完整的、开放性的探究过程,提高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也知道酸的性质实质是H+的性质,碱的性质实质是OH-的性质,但是,酸和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H+OH-能否同时存在与溶液中?这些问题即是学生头脑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有事很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有关中和反应的探究活动。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知道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

2)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和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2)通过讨论交流,明确酸和碱在反应过程中的PH值的变化及不同时段的溶质成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化学对生产和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中和反应及其应用。(2)如何借助指示剂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教学难点1)中和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2)酸和碱反应过程中PH变化规律的分析。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NaOH溶液、盐酸溶液、酚酞溶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1、被蜜蜂蛰后,用肥皂水或氨水清洗 ;而被马蜂蛰后,用食醋止痛止痒,这是为什么?

2、皮蛋在腌制过程中生成了碱 ,吃起来有涩味 ,如果蘸少量的食醋 ,涩味就会消失,这又是为什么? 

以生活中常见现象或事实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复习旧知】

1、酸和碱分别与指示剂反应

      酚酞遇酸             ,遇碱变         

      石蕊遇酸变         ,遇碱变        

2、   HCl在水中会解离出                  

      H2SO4在水中会解出                  

      NaOH在水中会解出                   

      Ca(OH)2在水中会解离出                  

回忆旧知,思考并回答,师指导讲解

 

【问题探究】酸和碱会发生反应吗?

【提出假设】酸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实验验证】  引导学生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NaOH+HCl      无现象

思考:通过明显的现象我们可以判断反应已经发生,你对这个无明显现象的实验怎么看?

【实验分析】无现象的可能:1、不发生反应

             2、反应了但无明显现象

通过所给问题进行探究,动手实验,记录现象。

实验后讨论交流,分析原因。

 

【继续探究】酸和碱会发生反应吗?

【提出假设】酸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实验验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取小试管,向其中加入约2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2滴酚酞(观察颜色变化),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 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随着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直至溶液变成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发生了反应不存在了。

【过程分析】 师生初步分析实验过程中各时段溶液的PH值情况和溶液中溶质成分。

【实验结论】 酸碱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NaOH+HCl= NaCl+H2

【板书】 一、中和反应: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让学生尝试自己书写以下几种酸分别与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师指导并纠正。

2HCl + Ca(OH)2CaCl2 + 2H2O 

       H2SO4 + 2NaOHNa2SO4 + 2H2O 

【讨论分析】从以上几个化学反应中分析这些反应中的共同点是什么?(即生成物种都有什么物质?)

生成物共同点:都有水生成。

   反应的共同点:都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揭示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其实所有的酸和碱之间都能发生中和反应。像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所以我们要借助无色酚酞观察反应是否发生,而有些酸和碱反应是有明显现象的,就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了,如Ba(OH) 2 + H2SO4

【试问】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图片展示】演示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变化。

         H++ OH-=H2O

思考讨论如何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设计实验方案简单书写自己的实验流程。

根据自己的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并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引出中和反应的定义,进而分析酸碱反应的实质。

【试想】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时刻在发生变化,我们能否画出该反应中PH值变化曲线图?不同时刻溶液所含的溶质成分,你知道吗?

【师讲解】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师板书并画出),在分析各个时刻溶液中所含溶质成分情况。

【学生尝试】2)画出向稀盐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并试着说出各个时刻溶液中所含溶质成分情况。

对酸碱反应过程中PH值变化具体分析,并找出个时刻溶液的溶质成分。

【展示】有关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一系列图片。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应用于医药卫生

 如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治疗胃酸过多,你会写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练习:Al(OH)3+3HCl==AlCl3+3H2O

 如被蚊虫叮咬后因其分泌的蚁酸而感到不适,可涂碱性物质(如稀氨水)来缓解痛痒。

 提问:能涂氢氧化钠溶液吗?  

2、改良土壤的酸碱性

如经常下酸雨形成的酸性土壤可以加入熟石灰中和酸性。

3、处理工厂的废水

如硫酸厂的废水中含的酸溶液比实验室的废液中多得多,需要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后排放。

H2SO4Ca(OH)2 = CaSO4 +  2 H2O

4、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在科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将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碱性太强或太弱,都可以用适当的酸或碱调节溶液的PH

 

观看图片

 

 

 

 

 

寻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并不断思索,这些都与中和反应有关,这就是中和反应在生活当中的具体应用。

 

【课堂小结】

1.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实质

2.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

3.中和反应的应用

【课堂练习】1、2、3、4、

【板书设计】

概括本节内容及练习

酸碱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实质: H++ OH-=H2O

3、酸碱反应的判断:

借助指示剂(无色酚酞)

测溶液的PH值

恰好完全反应的判断

反应过程中溶液溶质的判断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课以身边中常见的现象或事实引入新课,比较贴近生活引发学生思考,师生对本节内容展开探究,设置酸碱能否发生反应这一问题,让学生动手实验并观察现象,当无明显现象出现时,该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酸碱能发生反应,进而利用之前学习过的酸、碱都能与指示剂反应,根据指示剂变色的知识,暗示、鼓励学生想办法证明NaOH和HCl这个反应的确发生了。然后让学生完成该实验设计,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归纳出该反应的现象和特点,讨论分析酸碱反应的实质,尝试让学生画出酸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趋势,并能分析各个时刻的溶质成分情况,让学生对酸碱反应知识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本节课中能把学生的探究活动与“双基”紧密结合,既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课程目标,又兼顾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探究,在交流讨论中获得知识,同时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5303)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