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工大附中2019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

(2019-01-23 10:57:35)
分类: 教学试题

华大新高考联盟2019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能够为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提供所需能量

B.有些酶合成后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才具催化活性

C.蛋白酶能催化淀粉酶等各种酶的水解

D.高温、强酸、重金属等可通过破坏肽键使酶分子失活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新生细胞中的线粒体通常比衰老细胞多

B.线粒体中既能合成ATP,也能消耗ATP

C.线粒体内的蛋白质都是由核基因编码的

D.男性线粒体中的突变基因一般不能传给后代

3.马铃薯块茎由于富含维生素C、进食后血糖升高速率慢等原因而倍受人们青睐。下列关于马铃薯块茎的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富含淀粉,适于用作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将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滴于马铃薯块茎切面上会有大量气泡冒出,与后者含过氧化氢酶有关

C.马铃薯块茎适于储存在低温、无氧环境,以减少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消耗

D.马铃薯块茎储存时产生CO2量少于消耗O2,原因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无氧呼吸

4.有人将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其中的脱氧腺苷三磷酸即dATP已被某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微量的T2噬菌体DNA的混合液在有Mg2+存在的条件下于37时静置30min,然后检测发现,DNA分子被该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合成,因为缺乏能量供应

B.DNA合成,因为细菌DNA聚合酶不能催化噬菌体的DNA复制

C.DNA合成,新合成DNA的碱基序列与T2噬菌体相同

D.DNA合成,新合成DNA的碱基序列与大肠杆菌相同

5.番茄为重要的经济茄科植物,开两性花。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对照组进行人工授粉,不施加2,4-D处理;实验组不进行人工授粉,用不同浓度的2,4-D喷施开放初期的花朵(未去雄)。测定各组番茄结实率、单个果实中种子数、无子果实率以及单果干重(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组别

实验处理

结实率/%

果实种子数/

无子果实率/%

单果干重/g

对照组

T1:人工授粉

56.7

162

0

9.7

实验组

 

T2:10mg/L2,4-D

57.8

77

48

9.9

T3:10mg/L2,4-D

61.2

72

52

11.2

T4:10mg/L2,4-D

67.4

57

42

16.1

A.2,4D能促进果实发育,从实验结果可知其作用具有两重性

B.发育中的种子产生的生长素可促进番茄果实发育

C.实验组果实中种子的形成与自然传粉有关

D.适宜浓度的2,4-D可促进光合产物运往果实

6.某动物种群中存在着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甲病致病基因为A,对个体的生存、生殖能力没有影响,乙病致病基因为b,患病个体的生存、生殖能力明显下降。该种群由于某种原因被分隔成两个大小悬殊的种群(大、小种群数量分别为200040),每个种群都能随机交配,但种群间不发生生殖上的交流。那么,11代时(   

A.大种群中B基因频率与初始时保持相同

B.小种群中a基因频率不可能比初始时高

C.大小两个种群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形成

D.小种群可能由于遗传多样性下降而灭绝

29.(9)水代谢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请回答下列有关水代谢的问题:

(1)刚收获的鲜种子在日晒风干过程中,失去的主要是         水。晒干后的种子如经烘烤,还会有少量水分析出,这部分水分主要是         ,烘烤后的种子播种后不再具有萌发能力,表明水的这一存在形式的生理功能是                   

(2)当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处于0.3g/mL蔗糖溶液中时,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表明细胞液的渗透压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蔗糖溶液的渗透压。该实验也可选用根尖成熟区的根毛细胞,这些实验材料的共同特点是                                     

(3)有研究表明,首蓿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了38%。某兴趣小组分别测定苜蓿叶片在轻度干旱胁迫和供水充足两种条件下的气孔张开程度(气孔导度)与叶肉细胞胞间CO2浓度。结果发现,轻度干旱胁迫组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小于供水充足组的,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30.(9)将新生小鼠的神经元置于小鼠血清中,将一电流表的两个接线头分别接于神经纤维的ab两处细胞膜外表面,当在a的左侧给予神经纤维一适当刺激,可迅速引发此处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请回答下列问题:

西工大附中2019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

(1)神经纤维兴奋处膜电位表现为           ,引起这种电位表现的原因是            

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元内钠离子浓度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血清中钠离子浓度。

(2)a的左侧施加刺激处理后电流表指针发生了        次偏转,据此不能得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够双向传导的结论,请重新设计一个通过一次刺激即可得出此结论的实验方案:                                                                      

(3)若实验所用神经元先经过了24h5的低温处理,测得动作电位峰值较处理前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是                                                  

31.(9)种群密度是种群的一个重要数量特征。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某山地迎红杜鹃(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通常使用的方法是                 ,以                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为了使该估计值更加接近种群密度的实际值,调查时应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答出两点)

(2)对该山地旅鼠不同发育时期个体数量调查结果表明,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远远多于生殖期的个体数量,处于生殖期的个体数量远远多于生殖后期的个体数量。该旅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可以预测该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是       。做出这一预测的科学依据是,具有这种年龄结构的种群一般               。这一预测有时与实际情况并不完全一致,原因是                                                             

32.(12)研究人员获得了两个步态不协调的小鼠突变品系,分别命名为品系W和品系T,并已经确定它们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隐性纯合(即一对基因中不含显性基因)引起的,但不知它们的突变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请你设计一个杂交方案,以确定品系W与品系T小鼠的突变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1)杂交方案:

(2)实验结果预期与结论: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

纤维素的微生物分解对废弃物污染的减轻和作物秸秆再利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某兴趣小组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取样,加入选择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待培养液混浊后接种于鉴别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筛选出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因此,选择培养基应以        为唯一碳源,培养过程中“振荡”的作用是                               

(2)鉴别培养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          进行接种,采用后一种方法时对接种工具进行灭菌的操作方法是                              

(3)鉴别培养基中需加入             才能对纤维素分解菌加以筛选。鉴别培养后,培养基中出现了几个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根据                     (填“菌落直径”、“透明圈直径”或“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的大小可初步筛选出高效纤维素分解菌。

(4)从纯化培养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中分离提取纤维素酶后,并与           混合,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中             的生成量,以确定该酶活性的高低。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工业和新能源产业。科技工作者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将抗虫基因导入玉米,培育出具有抗虫性状的优良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抗虫基因来自于cDNA文库,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              (填“需要”或“不需要”)在目的基因的首端添加启动子,原因是                              。请写出启动子的作用:                                              

(2)将切伤后的玉米胚芽尖端浸泡在含有抗虫基因的农杆菌菌液中10分钟,插入玉米萌发培养基,在黑暗条件下培养3天即可获得幼苗。对芽尖进行切伤处理的目的是                                                                  。由玉米胚芽尖端组织能够培育出幼苗,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                  

(3)抗虫基因导入玉米后,能否赋予其抗虫特性,最终需要进行              水平的抗虫接种实验。在确认玉米已经获得抗虫性状后,可通过                  方法获得稳定遗传的品种。

 

 

 

 

 

  谢!

感谢西安新东方李季老师的分享,期待更多老师能分享您的资源!共建共享共赢!

陕西高中生物教师交流QQ群:730798497

西工大附中2019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