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美术教研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2019-03-14 11:38:31)
标签:
儿童美术教育少儿美术课程 |
分类: 美术教育 |
随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在各地贯彻落实,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美术教研业务指导网络可望在近年内形成。
那么,怎样才是合格的美术教研员呢?
一借助合理手段推动教学业务提高
(1)
(2)
(3)
(4)对本地区美术教学工作的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保管整理,使师资队伍沿革、教学研究进展等情况实现档案化管理,为动态分析提供依据,并逐步丰富史料库存。
(5)
(6)
(7)鉴于目前师资队伍业务能力还不能适应美术教学改革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到对很多具体问题有再学习、再认识的必要性。对此,老师们除了其他途径的进修学习之外,教研员应在观念更新、理论和技法的深造以及信息占有等方面先行一步,适时地、准确地、毫无保留地为美术教师提供有关的业务咨询。
为了搞好上述工作,美术教研员应争取本地区美术教研工作主管领导部门及上一级美术教研机构的支持,将自己的教研活动纳入更大范围的整体之中,阶段性地突出重点,按总的要求,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经归类整理,我们可将基层美术教研员的管理范围和基本工作列出下表见下页)
当然,表内所列也仅仅是从“教研”这一角度设想的,以泷高专业能力为目的的师生美展、促进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行政督导检査等有学科特点的组织工作、乡士美术教材的编写工作等等,也都可以作为突击性工作而列入教研曰程。
要完成上述教研任务,省级教研员应配置2-3人,统管大中小幼及职教、师范美术教育;地市级教研员可设2人,分别负责小学和初中这基础教育的两大板块,同时兼管高中、职教和中师的美术教研,侧重于阶段性的学科教学业务研究》区县级研室可配备1名美术教研员,对所属学校执行美术教学大纲和美术师资队伍进行统一的业务管理。
面对上述艰巨任务,提高教研员队伍的质量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教研员除了必须具备一般美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之外,还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提高:
一.道德及身心素质
美术教研普遍落后的工作条件和繁重的工作任务要求美术教研员有顽强的创业精神;学科地位长期徘徊和得不到重视的情况,要求教研员要有排除种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服务于第一线教学和自己专业创作之间的矛盾要求教研员有自我奉献的精神。因此,美术教研员的思想境界、心理素质和身体状况都应有较高的要求。
二.学识及理论素养
美术教研员对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法的掌握应当是全面而扎实的;教研员对文学、音乐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常识及现代科学(如脑科学等)的发展动态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教研员对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当代新兴横断学科的普遍原理应有一定的研究;教研员除本学科教材教法以外,还应钻研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和教育评价论、教学方法论等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
三.能力及表现水平
美术教研员除强化本专业要求的形象思维能力以特别要训练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应培养从一般到特殊、由定量到定性的分析、推理、综合、判断的能力;教研员要同时具备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述的双重能力;教研员还要有一定的公关社交能力和集群组织能力。更多请点击少儿美术课程。
(蒋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