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25准噶尔盆地南部广阔的绿洲平原之一

标签:
转载 |
分类: 友好 |
准噶尔盆地南部广阔的绿洲平原
刘人朴编著
下午14点20分大家吃完中餐后大巴载着大家愉快的返回昌吉市沿途观赏美景。全程500多公里,旅游大巴约行驶6个小时左右,17点54分到达乌苏市红星服务区,18点25分大家吃完自助餐后继续前行,于21点30分才入住昌吉市蓝泊湾酒店。
旅游大巴在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广阔的平原,沿着北天山山脉东西长约500公里,宽35~50公里,海拔4000—5000米的博罗科努山、依连哈比尔尕山北侧行驶。
尽管来自欧洲西部向东的大西洋盛行西风带,携带着沿途不断减少后剩余的少部分温暖水汽,经过赛里木湖后剩余量很少沿途年降水量很少。但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推动北天山山脉不断升高,经过几千万年在北天山山脉的北侧形成了广阔的平原。
冬季、春季南下的北冰洋冷湿水汽在海拔4000—5000米的博罗科努山、依连哈比尔尕山的中、高山区广阔的迎风坡降雨降大雪形成丰富的冰川与积雪,广阔的平原也有均匀丰富的积雪。进入春季后随着地面积雪融化水汽升入高空与南下的北冰洋冷湿水汽融合开始出现降雨,平原积雪成为丰富的水资源。
进入夏季后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中、高山区大量的冰川积雪不断融化蒸发成冷湿水汽升入空中,受到由西向东大西洋盛行西风带的拉动影响飘浮到山体北侧,与准噶尔盆地南部平原地面升入空中的热气流融合在平原形成部分降雨。
随着夏季气温不断升高,北天山山脉北侧发源于中、高山区流向平原的河流与溪水量也不断增加,有利于农业区农作物灌溉。尽管平原年降雨量只有200多毫米,但全年降雨比较均匀,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生长。
沿途各县市周围广阔的平原地区,经过生产建设兵团和各族人民三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不断努力,进行大范围的水利设施与全面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各项水利与防洪设施,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基本完善,大量土地成为大面积绿洲,各种农作物生长十分茂盛,焕发勃勃生机,景色如诗如画,十分美丽与壮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