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美好相遇
上周日我过得比较热闹,上午我和姐姐陪着母亲到XH湿地公园。天有些阴,哥哥嫂子提前已经开车站到桥上,桥上风大,两人在风中有些瑟瑟发抖。妈妈穿着薄羽绒,围着围巾,带着手套,所以即使坐着轮椅也不冷。老天爷似乎被我们的孝心所感动,一进公园,,天竟然晴了,于是大家推着轮椅和母亲在河边高兴地合影留念。
有我们三个孩子和嫂子陪在身边,母亲很是满足,大家边走边聊。哥哥说其实公园里原来好看着呢,湿地公园里不仅有花,而且有小动物在其中,只是不知为何,公园里郁金香之类的花去年全被连根拔掉了。深秋的公园,略微有些萧瑟,只是一家人围着母亲,感觉还是暖意融融。
小瀑布仿佛一个巨大的帷幕出现在我们面前,清澈的水流倾斜而下,犹如《西游记》片尾曲“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的赶脚。我和姐姐在MF广场坐着闲聊,哥哥嫂子推着母亲边走边看。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午十一点半了,于是兵分两路,我们领着母亲返程回家,哥哥嫂子回y。
夫周日带班,上午在医院忙,中午回家来匆匆吃过午饭,我们一起回村子里下柿子,深秋季节,寒露已过,该是下柿子的时候了。
我们特意绕道接上我两个姑子一同回去,古城N街上都是单行线,我们只能出北门绕F山,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
车开进家属院,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三岁前儿子就住在婆婆公公这里,转眼间,他已经是个准博士了。老屋前长满了杂草,唯有门口花盆里的花依然在倔强开放,柿子树上有一枝条旁逸斜出正好弯下来在窗户旁,上面结了一个造型可爱的柿子,这瞬间让小院子有了生机。
今年的柿子树结得不少,枝繁叶茂的,大家急不可耐开始动手摘一伸手就能够得着,黄橙橙的柿子又大又沉,每个比我的拳头都大。大家摘得越来越有兴致,不一会儿几个纸箱子都放的满满的了。
大姐告诉我说这棵柿子树是和黑枣嫁接的,所以它的个头大,且形似黑枣。我这才知道植物的嫁接是如此有意思的,可惜儿子小时候住在婆婆家时门口还没有种上柿子树,如果早点栽上,柿子成熟时候儿子定会爬到树上欢欣雀跃、亲自体会丰收喜悦的,而且我也能想象到第一时间吃到一个成熟软糯甜甜的的柿子时候儿子美滋滋的样子。
底下能够得着的柿子摘完后,夫又爬上梯子,用钩子钩下枝条,将树枝压弯后又摘下来不少。其中许多小可爱让我爱不释手,选了三个造型各异的摆在了车上,憨态可掬的小柿子让人忍俊不禁。
大姐家门口的柿子是另一品种的柿子,姐夫爬在树上,像一只灵活的猴子,将剪下来的柿子随手放进胸前挂着一只筐子里,他一个人能顶我们我们四个人用,动作敏捷,干活麻利,很快他筐子里倒出来的柿子便堆了一大堆,真真正正一派丰收的景象。
回家来看到公公坐在小区大门口,90岁的老人,依旧精神矍铄,虽然耳朵有些背,但看到我们,还是很兴奋的。路上夫开车专门给姐姐车库里放了一箱柿子,让她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今年柿子大丰收的喜悦吧!
晚上给儿子打过去电话,他这段时间在忙着秋季校招,投简历、面试,只是我没想到博士毕业竟然也面临着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何去何从,如何选择,全凭儿子自己做主。我告诫他“放平心态,全力以赴后顺其自然就行了。”是啊,我们不必时时抬头丈量终点,而是要投入到当下该做的事情中去,踏实走好每一步,顺心而为,顺流努力。
无意中翻看初中同学班级群,看到了英,印象中我俩是相互加了微信的。可仔细再看,发现她已经不是我的微信好友,于是我重新给她发了加好友的请求,很快她通过了好友邀请,“见面”依旧是中学时候的语气“老朋友,好久不见,你还好吗?之前咱俩是微信好友的,我的手机坏了后,微信好友都‘丢失’了。”她第一句就是这样的坦率,一如初中的印象。
y是随单位搬迁到天津的,闲聊中我们聊起各自的孩子和父母,得知她家儿子正在二战考研。她是工人,五十岁就退休了,如今已经赋闲在家几年,我们在微信中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一晃都老了,她说唯一不变的是她一如上学时候的瘦。我开玩笑说“有钱难买老来瘦。”
她的微信名哆来咪,图像是一个卡通形象,能看出她是个快乐的人,50+少女的形象。是啊,“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朋友终究还是阶段性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好多同学长时间不联系,慢慢地走远了,甚至都走散了,感谢微信,让多年不见面的同学又恢复了联系。
闲聊中得知她的父母也已经于前几年去世,父母不在了,自然故乡也成了一种回忆和过往,她如今基本也不回G了。虽然是微信聊天,但依旧能感受到英言语中的失落与伤感,居家搬迁天津定居后,她自然不可能常回来看父母,即使父母生病也不可能长时间守在床头尽孝,个中心酸与无奈,只有她自知了。记得有首歌大家耳熟能详“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很庆幸临近退休,我还能守在父母跟前,每天回家看看他们,家里做了一些时令吃食也能随时给他们送过去。只是人老了,经常变得性格固执、爱唠叨,有时我不免嫌母亲说话啰嗦、平日里太节俭,舍不得开灯,舍不得用水,于是有时候免不了和母亲说话语气有些生硬,母亲仿若做错事的孩子,手足无措的样子瞬间让我又责怪自己的口无遮拦起来。
父母是从三四十年代走过来的,他们早已习惯勤俭持家,旧东西舍不得丢弃,隔夜饭也总是觉得吃进肚子里才不算浪费,这几年父亲躺在床上不能下地,母亲更是舍不得再给他穿新衣服。看着父亲身上的旧棉裤补了又补,衣柜里却攒着平日里我们给买的新裤子,哥哥上周日新棉裤拿出来直接旧往腿上穿。我们劝母亲“要活在当下,不用太节俭,新衣服放在柜子里不穿,什么时候再穿啊?我爸今年都92了啊!。”在我们的一再劝说下,母亲终于接受了我们的意见。
父亲经常会在我喂饭的时候哭泣,他和我说“你可顶事了,这家里可离不开你。”我笑着和他说”你忘了之前您和我说的,盖房子需要大梁和柱子,你姐就是家里的顶梁柱。”的确,家里的大事小情得靠姐姐,于是我心下自知我在家里的作用了。
其实,一直以来我心知肚明自己在家中的位置与作用。只是,五十多岁的我如今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作为女儿,作为母亲,我知道自己身上的义务与责任。年迈的父母离不开我,还未工作和成家的儿子更需要我,这样想想,于是便有些珍爱自己起来。
想起一句话,什么是成熟,成熟就是用平静的心看待不平静的世界。世间的万般道理,处理问题的百种方式,其实都蕴藏在人的内心。当我们不断地向内观,不断地修炼内心,完善自我。那么即便人生之事,事事艰难,我们亦能在岁月的惊涛骇浪中,修得一份淡定从容。
10.2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