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星光璀璨

早就知道儿子要去国外参加一个为期一周的学术研讨会,可当他真正准备出发的时候,我还是由不得各种各种的担心,首当其冲担忧安全问题,毕竟哪里都不如在国内安全。其次,国外九月温度多少度?出国又该带些什么东西呢?在小红书上搜索了半天,最终列出来一个出行清单给儿子发了过去,不管他看不看,不管他用不用,就当我做母亲的一厢情愿吧!
秋天昼夜温差大,我提醒他带点厚衣服备用,儿子告诉我特意买了腰包放手机、护照,买了冲锋衣防雨和保暖,还兑换了欧元,看来儿子一切准备就绪,完全不需要我杞人忧天的。
儿子说银行卡上的钱足够,不让我给他转钱,母亲、哥哥、姐姐说儿子第一次出国,执意给他银行卡打钱才算了事,于是我也紧随其后给他打了两万,“第一次出国,就当父母的一分心意吧!”我说,儿子算是终于勉强收下了。毕竟第一次出国,没有导师,只有他和另一个同学前去一个陌生的国度,我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那个同学尽管比他年长几岁,但似乎出国所带的东西还是他父母亲手给准备的呢!将在德国定居的亲戚的微信给儿子推过去,他婉拒了,“有同学在德国,不需要打扰别人的。”“毕竟咱是亲戚,出国在外,有啥事可以找他帮忙”,儿子嘲笑我的“愚”,我也就不再勉强他。
自从上大学后,感觉儿子“小马乍行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他的一切,我们不再参与。儿子乘坐的是周六(9月6日)晚上一点多从浦东机场直飞德国的飞机,晚上八点多给儿子发微信,得知他已经在去往机场的滴滴车上。
晚上十二点多,看到儿子发过来“已登机”的信息后,我终于沉沉睡去。13个小时的直飞,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我想象着他在万米高空中的模样,担心坐得太久颈椎和腿吃不消。周日上午我和夫干啥都有些心不在焉,于是一起到公园转悠。十点钟看到儿子发过来微信“正在俄罗斯上空,还有三小时就到德国,飞机上免费开放15分钟WiFi。”我俩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看来,胜利在望。中午12.04 儿子第一时间发来信息“已安全着陆”,还有他和同学在机场的合影,我们的心算是彻底放回到了肚里,此时是德国的早晨六点。
当终于看到他和同学找到下榻的XED酒店的时候,我算彻底放心了。早饭是西餐,披萨、薯条、汉堡、牛排,还有德国每餐标配啤酒,不远处的莱茵河缓缓流过。中午儿子发过来两张照片,只是一张闭着眼,一张噘着嘴,我笑着说“同学该不会是嫉妒你的帅气,特意为之吧”。
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多我微信提醒儿子早点儿上床睡觉,想着坐飞机肯定累了,猛地想起中德6个小时的时差,禁不住哑然失笑,德国现在才中午两点啊!
孩子第一次出国,做父母的肯定各种担忧,而孩子更多的是出国的兴奋。人终究都会长大,而凡事也总有第一次,也就是在一次次的锤炼中儿子会变得越来越成熟。他以后的路还长,也许出国的机会还很多,做父母的依然会在他出发时悄悄担忧,但更多的是满心的期待与信任。他早已不是那个需要我紧紧牵着的孩子,而是能独自背着行囊,在学术世界里探索前行的大人,相信每一次远行,都会让他更成熟、更坚定;每一次站上更高的平台,都能让他看到更广阔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