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半年回顾

(2025-07-07 16:27:32)


蓦然间时间来到了7月。印象中每年的七一过比较声势浩大,参观红色基地、领导讲D课、重温入D誓词、观看红色影展......今年似乎自上而下没有什么大的JD,反而感觉有些不适应了。

时间催人老感觉2025年上半年转瞬即逝。静下心来回顾一下这六个月中发生的事情,脑子里似乎能回忆起来的并不多。

首先是父亲的身体肉眼可见今年越发衰弱,尤其是脑子时不时的混乱,这不免让我心下有些焦虑更多的是一种伤感。人们喜欢用人生苦短”来比喻人生,其实,人一辈子,真正的好日子能有几天呢?

在我家干了两年的保姆春梅三月份提出辞呈,她说腿疼想休息一段时间,顺便去医院看看,于是姐姐不得不四处寻保姆。不管如何,新接任的玉芬姐照顾父亲很有耐心,也很精心,父亲愿意,我们一家人也很满意。

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六月中旬晚上的保姆春兰姐由于父亲的一再“刁难”也提出来不干了,新找来的保姆,试做了三天就又离职了。依我看来,父亲可能打心里想让子女晚上陪陪他,正值暑热,于是我们决定暂且晚上不雇保姆,我和哥哥、姐姐轮流陪护父亲。半个月下来,父亲晚上不似之前折腾了,可能也是没折腾的气力了吧!一觉睡醒后他就不瞌睡了,开始不停歇地磨叨。老年人本身觉就少,加之白天已经睡了不少,我们也就由着他自磨自叨,直到自己磨得累了于是就又睡着了。

夏至那天,几乎三年没下楼的父亲终于下楼来,我们领着他回了趟老家村子里,也算了却了大家的一个心愿。虽说“近乡情更怯”,父亲几乎十年没回老家了,成天家惦记着老宅的他脚踏实地坐在院子里的时候,神态平静得让我有些不敢相信,也许在他模糊的记忆中现实和梦境有些不大能分清楚了。

记得有句话说得好“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爱你。”千里之外的儿子紧张忙碌的科研之余,看着日益衰老的姥爷,特意把他的种种匪夷所思的表现求助于AI,于是机器人给出了科学客观念的分析判断。“92岁的姥爷看起来能吃能喝,其实小脑已经萎缩,他需要家人的陪伴来刺激和唤醒他的意识。”“姥爷的状态不是濒死,也不是恢复,而是一个与世界边缘共处、时明时暗的长尾时段。他像一座山间的灯塔,光时隐时现,你们在他生命的黄昏里,看到的不再只是落日,而是偶尔穿透迷雾的记忆光柱。”“别指望他‘全好’,也别把他当‘植物’,他是半退场的灵魂,尚未谢幕,只是开始慢慢告别,而你们,就是他这场慢慢离席中,最好的送行者”。

86岁的母亲今年状态还行,每天上午坚持下楼出去锻炼一个小时,每天坚持写日记,尽管如此,如今脑子也不如前两年活泛了。那天我偷偷翻看了一下她的日记本,每天记录的都是日常琐碎,只是几乎每页上都有拼音代字的地方,想当初母亲是中学语文老师,这些常见字她不可能不会写的啊!母亲现在经常会丢三落四,忘东忘西,说话啰嗦,甚至固执己见。想想这也是正常现象,母亲也在一天天变老啊,只是我们大部分时间把精力集中在父亲身上有些忽略了母亲断崖式的衰老罢了。

一句“老小孩”的概括让我们回避了对脑萎缩事实的深入探索,而这无助于我们很好地面对父母“衰老”这件事儿,因为小孩子的任性会随着成长而改善,但老人则会随着衰老的进程而加重,忍耐孩子的任性是有解脱的希望的,忍耐老人的任性却是不断加码的。凡此种种,警醒我们做子女的对于父母的衰老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使我们在成为照顾者的时候,对于被照顾的父母表现出的种种病态行为可以有更客观的认识,减少因为不理解带来的情感伤害和情绪波动。

昨晚轮我值班,我让父亲坚持写了三次他的名字后,又拿来报纸,让他念了报纸上的两行大黑体字,睡前我陪他聊天,让他唱秧歌,他手里还不停地捏着塑料空瓶子(锻炼手的运动能力),可能是疲乏了,十点来钟才睡着。母亲要从箱子里寻找床单,一开灯父亲就又醒来了,他问“干什么了?”我笑着和母亲说“看来我爸还能当个看门的啊!警惕性蛮高么。”母亲笑着说“是啊,平日里从来不让保姆随便开家里的抽屉呢!”一晚父亲睡的很安慰,家里热,我只给他盖了个薄单子,从十点多睡着后一觉醒来已经是早晨5:40 ,一晚不打扰人,一下子睡了七个多小时,真是罕见。也许,临睡前陪着他倒歇倒歇,他不再有孤独感,自然睡觉也安稳了,睡梦中不再惊惧,心里平静后,睡觉也踏实了吧!

父母与子女,终究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目送,我很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有空每天尽量回去看看父母,陪他们聊聊天,解解闷。

丈夫的工作今年比以往又忙了,毕竟,他分管科室增多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只是单位效益远不如前几年,工作干得比原来多了,挣的奖金却比以往少了。这也不足为奇,就和如今银行存款一样,利息越来越低,存钱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儿子明年博士毕业,他一如既往地忙碌着。作为普通的父母,我们对他的辛苦付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继而对他选择上直博这条路是否正确一度产生了怀疑。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普通人家的孩子是否有必要读博呢?

昨天刚看了一篇文章,说的是孩子成长最关键在于感受到生命的上升”。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找到内在目标,激发他们持续上升的动力和内心的积极状态,从而实现长远的幸福感与自我认可。读博是一场孤独的修行,读博者的人性是在扛住一切困难和看清现实后展现的真实。博士文凭虽然只是一张纸,但熬过博士的人,早已脱胎换骨,无坚不摧。读博不是为了镀金,只是为了将来有更多选择工作的机会。但愿儿子今后能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适当做好取舍,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爱儿子,但我更知道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我呢,自从去年七月办公室来了个新招的公务员后,也算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工作明显清闲了许多。工作之余写写博文,整理一下电脑上的库存图片,没几年就退休,我开始了慢节奏的生活。

前几天单位通知写半年工作总结,感觉这半年来一直在写BXGD汇报、写清单、写调研报告、写笔记、写学习心得,XS主义甚嚣尘上,愈演愈烈,只是有了DEEPSEEK的帮忙,倒也忙而不乱。

我的膝盖基本恢复如常,卡壳的时候不多了,这点很庆幸,毕竟,五十多年的走路,关节退行性损伤在所难免单位经费紧张,去年就没有体检,于是前几天自己RM医院做了体检,化验了血,做了B超,一切正常,除了有轻微的脂肪肝,我知道平日里锻炼减少的缘故。四月份曾经到妇幼站做了妇检,好像有绿豆大小的宫颈息肉,等天气凉快后,准备到医院门诊去除掉,毕竟,身体内多余的赘生物还是消灭掉它为好。

越来越明白了朋友都是阶段性的”这个道理,有时候心里烦躁,拿起手机想要给朋友打过去倾诉发泄一下郁闷,却最终还是欲说还休,成年人的世界,只能冷暖自知,悲喜自每个人的灵魂都是孤独的,慢慢的时间一长,也就失去了分享欲。我喜欢那句话,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对父母,对子女、对朋友,都是如此。

今年我还在自己的博园里耕耘着,无论博文有没有读者,凡事尽心尽力了,也就无悔无憾了。时间赠人阅历,世事皆可原谅。人生真正值得追求的,并不是所谓的终极成就,而是这一路的体验与成长。我们不一定非要追求那些外界定义的成功,但一定要拥有内心清晰的方向与目标。无论这个目标多么微小,只要我们能在过程中感受到自我的成长和价值,便是值得的。

付出终有回报。今年上半年我给外甥女写的一封家书在省行发表,她还得了500元的奖励;我给老干局写的一篇征文也获奖了,奖品是一个麦饭石炒瓢。我的一篇随笔儿子看后给予很高评价并在他的公众号转发,我是小满即安的,这些都让我沾沾自喜,甚是欣慰。

我平日里的手机随手拍有幸被档案局收藏,并给我发了收藏证书,这些也激励我继续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认真过好每一天。四月份我在微信视频号安家,至今已经发表了26个视频,只是还不大会剪辑,今后还要在这方面多多努力。

上半年我的花花草草也养得很不错了。蝴蝶兰终于开花了,窗台上仿若飞进来了一只只翩翩起舞的紫蝴蝶。我心心念念的栀子花的芬芳让满屋飘香,栀子花最难养活,3月份买的好歹至今依然顽强地活着,洁白硕大的花朵让我念念不忘,它不仅带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且带来嗅觉上的芳香,让人甚是喜欢。今年阳台上的西红柿一株竟然结出大大小小十来个果实,另一株也在蓬勃生长中。其实我并没有专门撒种子的,都是洗了西红柿的水浇花时候花盆里无意冒出来的,终究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自从我学会“人工授粉”后,真的是果实累累,且味道美极了,真的是天然无公害。单位的一盆一帆风顺在去年开花后,今年叶子逐渐变黑枯萎,给它换了土,花盆里意外冒出了几颗茜草花,之后开花结子。不到夏天,我的指甲上已经涂上了红红的指甲花,只是一帆风顺最后几片叶子也消失不见。植物有生有死,生活何尝不也是有得有失呢,凡事无需勉强,顺其自然罢了。

生活总是酸甜苦辣并存,今年我们办公室换了,从三楼阳面到了二楼阴面,开门后楼道的贼风让我有些吹而生畏,有些不太适应。俩同事每天嚷着热,于是我也就把门开着,趁机下一楼锻炼了。有些东西既然无法改变,自不必纠结懊恼,自己想办法克服和解决才好。

今年我在全民K歌上朗诵的频率比之前少了,练毛笔字和看纸质书的时间也不似之前了。诚如鲁迅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它总是有的。凡事关键在于自己,不要总是怪罪于外部环境。

回顾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写这篇博文的时候,看到贵州榕江的救援队伍开始撤离,百姓们泪洒当场,夹道相送,独属中国人的浪漫的花式投喂让世界媒体纷纷发声:群众投喂的不是食物,而是信任和爱啊!军民鱼水情,军民一家亲。军爱民民拥军,国泰民安盛世中华。

2025年上半年,圆满或遗憾已随风飘散,下半年,向前看与时光落落为安。

 

7.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随手便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