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只是有了一丝丝改变

(2025-02-20 09:34:32)


姐姐年前送过来不少烟花,除夕晚上我们也没来得及燃放。于是趁着初五迎财神日,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出来找了块空地,将一箱子烟花燃放。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只是有了一丝丝改变


从小到大,都是夫忙着点烟花,儿子在一旁观看,今年也不例外。在夫和我的鼓励下,儿子终于试着开始点烟花引线,虽然动作看起来有些小心翼翼。我告诉他如今烟花做得越来越安全了,捻子很长的,他的手不再发抖,身子也离得地面立着的烟花近了些,点着听到嗤嗤声响后,他迅速逃离,很快美丽的烟花在地面上炸裂开来,似钢花迸溅。

点了几个烟花后,儿子觉得有些不过瘾,于是开始放加特林,看着他手里那么大个家伙,我心里倒是有些放心不下了,唯恐一不小心炸了儿子的手,他看出了我的担心,说“妈,放心吧,加特林外表看起来虎,其实内心很‘柔顺’,很安全的,它没有后挫力”,儿子反过来安慰我道。果然,捻子燃了一段时间后,随着咚咚几声响,一个个礼花腾空而起,随之似降落伞般从天空落下,五颜六色,蔚为壮观,不由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哥哥放的魔术弹,其实加特林就是它的升级版。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只是有了一丝丝改变


可能是隔壁的小朋友听到了烟花爆竹声吧,在他父亲的带领下,也兴致勃勃加入了我们放烟花的行列,孩子六七岁的样子,年轻的父亲很有耐心,将十二个地老鼠的引线连在一起,自然“一发不可收拾”点着一个,其它十一个也跟着带燃,于是空地上浑身发光的十二只黄色老鼠满地打转,把我们吓得“逃出”了老远,孩子看着地上东窜西窜的地老鼠,看着我们狼狈而逃的样子,她拍着手欢呼雀跃、手舞足蹈,那神情、动作,和儿子小时候跟屁虫似的跟着夫屁股后面,如出一辙。放完地老鼠,父亲又开始给孩子点钻天猴,瞬间一朵朵斑斓璀璨的烟花铺满了夜空,在夜空的衬托下,流光溢彩,显得热闹而神秘,其实生活何尝不是如此,也是一个个瞬间,构成了我们饱满丰盈的一生啊。

说话间,才看清这个年轻的父亲原来是我同事的儿子,记忆中他还是那个英俊的少年,几年不见,原来他已是七岁孩子的爹了啊!真的是烟花易碎,人生易老。儿子担心我在外面站的时间长了腿吃不消,于是放完一箱子烟花爆竹后,我们回家了,身后依旧能听到年轻的父子俩在兴致勃勃在放烟花。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只是有了一丝丝改变


白天我们一家三口去南山转了一遭的,晚上又放了半天烟花,我的确有些累了。躺在床上和儿子闲聊,我看出了他若有所思,似乎有什么心事。原来是明天准备给他重新配眼镜,他怕度数加深引起我的担忧,我笑了“妈也是资深戴眼镜的人,不知换了几个眼镜,度数由最开始的一百多度早已加深到七百多度了啊!”说到博士毕业后他的打算,感觉似乎他有走仕途这条路的想法,儿子属于比较传统的人,他牢记着学而优则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训望靠一己之力改变世界,可在我看来,他出生在我们这样一个普通家庭,没有资源,没有背景,这条路怕是走不通的。

想起了 2025年的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短短几天,以惊人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银幕上,哪吒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激励着无数观众。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一个残酷的真相却悄然浮出水面:哪吒的“逆天改命”其实是一场关于资源垄断的社会实验。在这场实验中,我们看到了权力的游戏和资源的分配不均,拥有资源的人可以轻易地改变命运、实现梦想;而没有资源的人则只能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承受生活的重压。哪吒,一个被魔丸附体的孩子,一出生便注定了他的不凡,人人羡慕哪吒能逆天改命,却忘了他的生辰八字里刻着“官二代(托塔李天王之子)+灵珠转世”。小时候总被教育"读书改变命运",长大后发现有些人的教科书里就夹着房本,有些人注定一出生就在罗马,而有些人,任凭再努力,却一辈子去不了罗马。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只是有了一丝丝改变


寒假我和儿子在县城南街上感受古城非遗年货节热闹的同时,顺道去了他曾经上的幼儿园里转了转,门口二幼的牌子早已撤下,园子里安安静静的,院子里的各种大型玩具也已经搬走,透过玻璃窗户向教室里望去,里面空无一物。儿子背着手,踱着步推开了他曾经上课的教室门,他没有说话,我也只是静静站在他身后,3到6岁他在这里度过了自己最是无忧无虑的三年时光,而美好的童年岁月一去不再复返。去年八月初,得知幼儿园要搬迁的消息,我曾特意来这里参加了“时光印记、童年回忆”打卡留念活动,并找到了儿子当年的毕业照。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只是有了一丝丝改变


记得每天幼儿园下学接他回家前,儿子都要上北边教室楼顶玩上老半天,那里是孩子们的乐园。天台看起来似乎很大,一边是废弃汽车轮胎拼接的大秋千坐椅,孩子们可以开心地坐在上面,边吃小零食边聊天;天台另一边的空地上,孩子们喜欢在那里拍皮球、跳跳绳。儿子那时候还小,站在屋顶俯瞰,可能喜欢一览无余的感觉,又或者是园子里玩耍的大型玩具有限,他懒得和孩子们排队等着玩吧!从幼儿园出来,抬头看到校门口多年前焊接的由小苗和蓓蕾组成的幼儿园标识依旧清晰可见,这里是孩子知识启蒙地,也是孩子们梦想起飞的地方。儿子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可惜有了太多改变。

今年寒假儿子参加了两场同学聚会,一次是小学同学聚会,一次是高中同学聚会,从话语中明显看出小学同学的感情要比高中同学感情深厚,此中固然有小学六年和高中三年时间长短的区分,更多的原因是小学没有课业负担,而高中已经有了升学的压力。小学同学认识已经二十年了,好多同学多年未曾谋面,再次见面,倍感亲切,一见如故,回忆起小学时光依旧是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反倒是高中同学聚会,相互间更多的是客套的寒暄、礼节性的问候,聚餐结束后,儿子中途就溜回家了,他本是个麦霸,但没有和同学们去歌厅唱歌,也没有去按摩店放松,也许这就是人常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吧!想起了《小小少年》中所唱“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岁月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回想儿子上大学后一路走过的路,看似顺利的背后其实困难重重。记得一踏入大学校园,性格直来直往的他就和同系的学生会学长发生了纷争,自然准备去学生会的愿望最终成为了泡影;人常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同宿舍三年晚上不睡却总是开着宿舍大灯通宵打游戏的奇葩舍友不仅锻炼了儿子极大的忍耐力,而且养成了他在嘈杂环境下不受干扰,安然入睡的好习惯;再之后,大学生国奖一而再再而三在学生评委全票通过情况下却总是不知何故频频落选让儿子懂得现实面前终究得学会圆融;大四时候他不仅成了一班之长,而且跻身学校十大优秀毕业生的竞选行列,有机会站上演讲台,一展自己的风采;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毅然选择了去交大继续深造的直博之路。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只是有了一丝丝改变


每次寒暑假回家,儿子总是选择坐高铁到省城车站,再转乘回家来的动车。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开车到省城车站接他的,但他不愿因为他一个人而让全家倾巢出动。2021年适逢Y情严重,八月份,他一个人去上海交大报到,一下火车就感受到了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地铁出口眼花缭乱,就连导航都指示得有些牵强,魔都人高高在上自带优越感,他们对外地人爱搭不理的冷漠让他对这座城市第一印象不是特别喜欢。有两次寒假返校,回宿舍时间已经是凌晨两点和四点,一次是因为春运期间下火车后打不到去学校的出租车,一次是动车中途遭遇冻雨一路上走走停停。凡此种种,儿子从不言苦。

其实,生活中的苦不算什么,人最怕的是心累,导师之间的勾心斗角势必影响到学生,而为了均衡老师之间的利益,有时候免不了也会牵连到学生的发展,饭桌上,儿子和导师说的“谢谢老师栽培”、“感谢老师宽容”,这些话听起来是多么辛辣的讽刺。

儿子自从读博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到了科研项目中,他积极开展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研究,在国际期刊刊发论文,去年暑假提前返校,为备选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资助专项经费废寝忘食,食不甘味,着急上火发起了高烧。全校36名博士生最终获得此资助,儿子所在的学院有五名博士入选,原本成绩排名第三的儿子却意外落选,这一度有些让儿子想不通。氢氧化钾灼烧手背事件发生后,作为母亲的我更是能体会到儿子心中的委屈,愤懑,不甘和无奈。我只能劝慰儿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不可强求。世事无常,生活中每一次艰难险阻都是对生命的历练,也许这就是人常说的“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吧!”人生路上,不管是顺境还是坎坷,都是一场又一场必然的经历,用最大的平静去拥抱不确定的生活,不急不躁,不卑不亢,勇敢去接受不完美的生活。

昨天刚看到一句话“博士的意义,不在于终点,而在于途中每个深思熟虑的决定。普通人读博士,是一场与现实的博弈,一方面,他可能为人生打开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成为一场代价高贵的自我消耗,终局如何,不仅取决于外部环境,更取决于个体在关键节点上的选择与行动。”

儿子和我聊天中也曾说到“博士学习其实是F人性的”,做实验,看资料,撰写论文,从夜晚熬到白天,三点一线几乎构成了他每天的日常。加之儿子自我加压,心气较高,自然想的比较多,要的也比较多。他几乎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更没有时间去学校的游泳馆、羽毛球馆去锻炼。博士本应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科研公关上,可平日里导师给布置的任务太多了,其实,学校和学术界应该通过监督与引导,优化导师与学生的相处模式,让博士生专注于学术成长。如果每一位导师都能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师生之间的合作一定会更加融洽、富有成效。

寒假和儿子在我们县城几条主街道上游玩的时候,我特意给他在我区两个地标性的建筑下拍照留念,只愿千里之外的他做实验累了的间隙打开手机看到这些照片后能有些许的安慰。我曾多次试探儿子博士毕业后何去何从,他说会权衡考虑,总得图一头的,只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普通人家的孩子奋斗不易。人各有志,现实残酷,保持一颗平常心,凡是顺其自然才最好。

儿子性格沿袭了我和夫的敏感,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属于高敏感人。寒假里,我们母子对话中,一言不合,我“负气出走”,一个人赌气去赏灯,虽然公园里各种各样的造型灯流光溢彩,让人叹为观止,广场人观灯的人络绎不绝,人声鼎沸,只是由于缺少了儿子在身边陪我,顿时有些心不在焉,索然无味起来。其实仔细想想,怪我缺乏了换位思考,没能理解儿子在外独自打拼的艰难,随便将他千辛万苦总结出来的保研“独家秘籍”未经他的同意堂而皇之随便告诉了同事,自然儿子有些不高兴了。

爱的最爱境界是心疼。儿子怕配眼镜度数加深引起我担忧,我则他担心他学习身累和心累。我觉得无论我们天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不要被限制性信念固化,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敢于重塑自己的信念,成为内核稳定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儿子曾戏谑地和我说,要我这个当妈妈的多看书,多学习,要不断地成长。一直以来,我生活得相对比较顺,结婚前有父母庇护,婚后有丈夫宠爱,凡事懒得动脑。儿子的成熟倒逼这我这个当妈的在自我成长,虽然很笨拙缓慢,但还好一直在往前走,在时间的加持下,内心的能量越来越强。 

如今儿子博四在读,在大学四年,博士近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在日复一日的磨炼中,他逐渐长大,日臻成熟。昨天看到一句话,觉得很有意义“学会和父母表达爱,是一个人真正成长和改变的开始。”千里之外,一些事情儿子对我守口如瓶,他不想让我担心,想起电影《哪吒二》的一句台词“世人眼光各异,唯有娘的爱始终如一”。希望儿子敞开心扉,有啥难事随时和我们倾吐,因为好多时候,从电话中我们听得出儿子的疲惫,高兴或伤心,作为父母,我们只希望和儿子一起开心的同时,更希望为他分忧,和他共同承担苦难,无论何时背后永远爱他的父母,有默默关心他的父母,要他记住,我们是爱他的。

人生如逆旅,纵然道路曲折,愿我们都能在复杂的情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珍视每一个瞬间,勇敢面对每一个新的开始。无论年龄多大,希望儿子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路在脚下,其实并不复杂,只要记得你是你呀”。希望“眼前这个少年,还是最初那张脸,面前再多艰险不退却,成长的路上必然经历很多风雨,相信自己终有属于自己的盛举,别因为磨难停住你的脚步,坚持住,就会拥有属于你的蓝图”“追逐生命里光临身边的每道光,让世界因为你的存在变得闪亮”。

 

                                                  2.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