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不过就是一场修行

(2024-06-30 15:05:48)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真的是年龄不饶人,不知不觉中,我脑子真的有些退化了,前几天看到东南大学的毕业典礼直播,猛地想到了儿子的毕业证,学位证,可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起来放在哪里。

家里的书柜里,写字台的抽屉里,逐个翻了个遍也没寻着,心下还是有些狐疑,这么重要的东西,我肯定不会是随处扔的,到底放哪里了?一时半会儿还是没有任何头绪。再仔细一想,当时为了让老父亲高兴,我曾把儿子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拿回家给他看的。

我回家都是骑车的,难不成把儿子的毕业证放包里扔车前筐忘拿上楼了。于是越想越后怕。也曾记得我把儿子的毕业照是放新家的酒柜里的(由于毕业照太长,家里书柜子里放不下的)兴许我把毕业证也放新家了,可似乎没有这一印象啊!思来想去,决定再翻一下家里,终于在写字台下的收纳盒里看到了儿子的电脑包,打开一看,果然里面装的都是他的重要资料:大学的奖状、毕业证、学位证等,直到这时,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猛地想起电脑包里的东西是儿子亲自整理放这里的,真的是一场虚惊。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以后要引以为戒了,得学会勤动笔,随时写下来作为备忘录。

翻箱倒柜的时候,在书柜子里看到一大摞儿子中学时候的奖品,那是他获得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的奖励,清一色高级笔记本,可惜束之高阁,常年无人问津,只能作为纪念保存下来。还有书柜里一层层的教辅资料,我一直不忍心丢掉,那是儿子寒窗苦读的见证啊!还有每年的《读者》和《特别关注》,其实这些期刊看过后也就没有多少保存的意义了,可我终究还是把它们码在了柜子里。于是,东西越堆越多,家里显得有些凌乱。

六月初单位陪伴我十多年的电脑换新的了,只是备份DEFG盘的时候才发现好多资料和图片我是重复备份的,这也提醒我抽空要分门别类整理一下了。由于新换的国产电脑内存太小,不得已和办公室争取了一个移动硬盘。

如今人们喜欢将随手拍的照片以电子版形式寄存在电脑上,很少有人冲洗照片了,好多回忆也随之消失,其实我总觉得还是实实在在的照片更“亲民”。

碎碎念

家庭微信群里看到了儿子发过来的“截屏”,才知他为了我老父亲家里安监控一事煞费苦心,感谢儿子的一片孝心,忙碌的学习之余,他心里还牵挂着千里之外耄耋之年的姥姥姥爷,这让我当妈妈的着实有些感动。

周一上班听到同事说起J,说被P了十年多,看到熟悉的人临退休最终落得了个这样的结局,不免还是有些让人唏嘘。欲壑难填,终饱私囊,他真的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临了还失去了最宝贵的人身自由,实在这笔账没算好。

上周六去超市闲逛,发现二楼鞋区不能再使用超市充值卡,地下室的超市结账口也只有两个开放,超市购物的人不多,且好多东西在打折,看来网店已经严重冲击着实体店的发展。

中午回家,还没十二点,看到姐姐已经在喂父亲午饭,她说父亲今天气色不错,饭量恢复了之前状态,且一不合心意就开始骂人,嫌哥哥“这空间你还要回去”,哥哥姐姐哭笑不得,看来父亲身体复原了。

下午两点多看到哥哥姐姐俩人扶起父亲站起来活动了三次,父亲腿上明显有劲了。周日上午看到父亲在睡觉,杨师傅按门铃,躺在床上的父亲有些没认出他,叫他“三娃”。

回家来父亲要我给宝柏打电话,只是电话打通后,父亲未语泪先流,他哽咽着说“清明前后…”他说不下去了。父亲老来依旧心思细腻,敏感,他想他的兄弟姊妹,可一个弟弟在北京照看外孙,一个弟弟在石家庄,近两年患了帕金森,我姑姑今年83,也有些老年痴呆了,让他们过来看父亲其实也不太现实。

宝柏是父亲的奶弟弟,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奶同胞”,前两年宝柏每周会来我家陪父亲聊天,解闷,如今他也得了帕金森,只能轮椅代步,孩子们陪着他在小区里转转。他在电话里安慰父亲“要好好活”、“政府又给退休人员涨工资呀”,可父亲置若罔闻,他对这些并不感兴趣,父亲一直欲言又止,一行清泪顺着父亲眼角落下…想起保姆所说“老有个过程的,真的人如油灯,最后一丝油耗尽的时候,灯也就熄灭了”

晚饭后,我给老父亲读我写的“周记”,他没有烦躁,也没嚷着要“坐车回去”。我笑着说“昨天逗他说我是毓娟(父亲的同事)”,并告诉他七一单位准备过来慰问他这个老党员和长寿老人,父亲笑了。

昨天在书上看到一句话,觉得说得很好。“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不属于任何人,也不拥有任何人,减少期待,好好生活,此程山高路远,我留给自己。”

微调

上周四开D组会,局里十来个人进行了微调,本周一变动人员全部就位,领导唯恐夜长梦多,采用速战速决的办法。可能是年龄大了的缘故,我如今只喜欢坚守自己的老窝,不想有任何变动了。

SH两个大学生看来终于因为年龄原因,被弃用了;y终究因她的人品付出了代价,倒是因祸得福,反而去了更轻松的岗位;Z还是被交回来了办公室,只能作为闲杂人员使用;有三个同事被提为副股长,作为中层备用,自然身上的担子也变重了;几个女同事终于调到了满意的科室,也算苦尽甘来,如愿以偿,领导自然棋高一招的。

 

                                                     62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