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顶风冒雪再出发

(2024-02-21 13:35:41)


虽然早已从天气预报中得知这几日有降雪,但立春过后竟然下这么大的雪还是让我有些意外。

中午本想给儿子做剔接面,他说早晨吃的饭还没消化,于是只给他简单做了碗西红柿鸡蛋茄子方便面,可他只是象征性地吃了几口,我知道他临行前根本没有什么胃口。

儿子买的十二点半到省城的动车,由于降雪,我们十一点半就从家里出发了。推开楼宇门,看到院子里已经铺了浅浅的一层雪,白茫茫的。邻居看到儿子背着背包,推着行李箱,知道又要出发,叮嘱道“路上可滑了,开车慢点!” 往西站的路上车辆很少,平日里一刻钟的车程我们行了半个小时,旷野寂寥,视野所及一片白。风夹着雪扑打在人脸上,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匆匆在站前广场和儿子拍了张合影,他便走进了安检台,之后和我们挥挥手后,大步流星走进了候车站。其实离开车还有半个小时呢!顶风冒雪再出发


隔着候车教玻璃窗,我只能模糊看到他的影子。我看到身旁一位母亲,和我一样,趴在玻璃上,也在仔细搜寻着候车站的儿子。我和她聊天中得知她孩子和我儿子同岁,只不过今年刚参加工作,在重庆上班。她说“男孩子,总嫌当妈的麻烦,不愿意和我在车站好好拍张照片,我只能偷偷拍张人家的背影。”她的一句话把我逗乐了,一直以来我责怪儿子不理解当妈的心,嫌我絮叨,好歹他还同意和我在车站拍张离别照呢!

外面的雪下得越大了,我担心火车晚点,结果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开往省城的火车正点出发,我们也准备打道回府。回头一看,发现那个母亲还趴在玻璃窗向里面张望,得知他儿子的车次比我儿子那趟还早,我提醒她孩子已顺利检票上车了。她这才恍然大悟,起身离开车站,只是难舍难分,一步三回头,似乎身后还站着她的儿子。哎,当妈的心真的是一模一样,虽然知道儿大留不住,但真心不想让他们离开。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想起《淮南子》中所写:“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是啊,古往今来,母亲这个称谓承载了太多重量,她是孩子人生的领跑者,孩子终究是母亲生命的分离人。生命影响生命,在母亲和孩子这场伟大而平凡的相逢里,碰撞交融,共同成长,重塑着彼此的生命价值。顶风冒雪再出发


风刮得越来越猛,雪下得越来越紧,出站前广场没走几步,走在我前面准备开车的丈夫已经是一身雪白,他看起来有些孤单。半小时前父子俩一起往候车站并行的时候,俩人还有说有笑的,如今一别,儿子又是暑假才能给回来。自从2017年儿子上大学后,我们一次次送站,一次次接站,接站时候欢天喜地,送站时候依依不舍,我拍的父子俩的合照让哥哥禁不止感慨“又见背影。”

回家路上,我和丈夫都没有心情说话,他静静地开车,我则心不在焉看着外面。顺着车窗向外望去,雪花如同从天下往地上倾倒似的,人常说“倾盆大雨”,今天似乎是倾盆大雪了,多年未见这么大的雪了,尤其是昨天已过雨水节令,这样的鹅毛大雪天气,真的有些罕见,天地仿若连在一起,雾茫茫的一片,路上什么也看不清了。车里,只能听见雨刮器左右晃动的声音,雪越下越大,挡风玻璃上的雪根本除不尽,天气越来越冷,玻璃上的落雪很快冻成了冰,无奈我们只能下车来手动擦玻璃。好歹轻车熟路,无论风雪再大,我们也能摸回家的。快到家的时候,看到车道上一个骑着电动车的人在艰难地滑行,这样的天气,除非万不得已谁愿意出来呢!

回家阿来,看到儿子在微信里感慨“得亏今天没坐飞机,飞机都停飞了。”只是这样恶劣的天气,儿子返沪的动车最终也晚点二十分才发车的,这样算来,儿子到达虹桥车站也近乎晚上十一点半了,我真不知道他打车回校又将是几点。

25日(腊月二十六)回来到今天220日(正月十一)又踏上归途,儿子在家住了整整半个月。我知道儿子何尝不想和我们一起过了元宵佳节再返校,可是,求学不易,任凭风雪再大,终究还得出发。想起一句话所说“有些人,天生带着使命而来”,也许,儿子就属于这类人。顶风冒雪再出发


人无目标,犹如鸟儿没有翅膀,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唯有找准目标,慢慢地去沉淀自己,才有成功的可能。人生有序,生活无忧。新的一年,我希望儿子按照制定好的目标和相应的规划稳妥前行。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我心血来潮,灵机一动,把歌曲《芦花》改编唱到“雪花白,雪花美,雪花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追过山,追过水,花飞为了谁。情和爱,雪为媒,千里万里梦相随”。俗语说瑞雪兆丰年,我只盼儿“莫忘故乡雪景美,早戴红花报春晖”。顶风冒雪再出发


今天正月十一,我想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儿子:新的一年,祝儿子平平安安、开开心心、顺顺利利、健健康康。

                    写于220日单位工作间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写春联
后一篇:春节纪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