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琐事碎碎念

无语
同事被区里抽调为今年ZTJY学习联络员,早晨过来我们办公室说起区里刚刚开会强调的内容,他有些无可奈何。他说安排工作不仅不给书面WJ,他仅仅拍了张文件的电子版照片也被一个劲儿“警示”,文件属于M件,绝对不可WC,“这回的主题学习各单位只能执行,不可创新,只需完成区里的规定动作,毋需别出心裁有自选动作。相关活动信息也是必须信息组把关后才能外发,绝对不允许“私发”,我工作30多年,快退休了,如今却是真不知如何工作了。”他苦笑着说。
听了他的话,我也只能摇摇头随声附和。对于这些,我似乎也已经见怪不怪,这几年,ysxt 工作越来越被提到重要地位来抓,每个季度得给XCB交过去本单位的分析研判,还有,工作中M件越来越多,BM工作也是让人听得有些哑然失笑。凡事过犹不及,不知领导们似乎看明白了这点。诚如同事所说,有时候真的不知如何工作了。
备战
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比较多。前几天外甥女暑假结束回学校报到后,又抓紧时间出去“‘浪”了。她第一站直接去了上海,和已经在魔都参加工作的闺蜜一起去儿子学校玩,感同身受了交大的大、学校的美以及实验室的高大上。她戏称“好学校看来全是用钱堆出来的”。
从学校出来,外甥女和她的闺蜜相约去了迪士尼游玩,我知道短暂的放松后,她即将投入到各类公考培训和个人简历海投中,研三了,自然她要为今后的工作备战了。
儿子博士在读第三年,他暂先不用考虑就业一事,依旧是心无旁骛在实验室埋头钻研。苦心人,天不负,但愿三年后他能如愿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吧!
放弃
寻找住家保姆一事一直让母亲挂在心上,她不忍心晚上父亲拖累我们兄妹仨。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一天的尝试后,父亲终于让我们找住家保姆的想法彻底“灰飞烟灭”。
其实我知道父亲脑子是清楚的,只是打心里不愿让保姆住家管他,他有着根深蒂固的老思想:养儿防老,天经地义。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排斥”保姆,故意和她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刁难吓唬她,于是,一晚后,女保姆落荒而逃。
人老后,的确有些自私了,他只管自己,不大会顾及他人,也不会为儿女的身体作想,一味我行我素,做儿女的我们也很无奈,别无他法,姑且还是由我们兄妹三晚上继续轮流陪侍老父亲。
“解锁”新技能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父亲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意接受新鲜事物,凡事不愿尝试改变的思想或多或少遗传给了我。有时,在街上骑着自行车看着一辆辆电动车从我身边嗖嗖而过,我心里也曾跃跃欲试骑骑共享电动,但也仅仅是一念而过。
感念儿子暑假临开学前晚上气喘吁吁跑着为我保驾护航,仔细耐心教我骑电动的良苦用心,也感谢同事对我的悉心指导,最关键一点是为方便我们工作,单位给我们办公室配发了一辆电动车,基于这几个原因,在秋高气爽的九月,我终于鼓足勇气迈出了自己扫码骑共享电动的第一次尝试,耳旁的风呼呼掠过,久违的风驰电掣的感觉,那是在我年轻时候滑旱冰和滑雪的时候才有的,我甚是兴奋。一直以来,我喜欢无拘无束,终于又体验了一把,自由自在的感觉真好!再次去医院抓中药正赶上下雨,老半天等不来一辆公交,于是我悄悄来了回“公车私用”,这次骑起电动自行车自然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了。于我而言,又解锁了一个新技能,我窃喜了好几天。
活着
八九月份是姐姐最难活(受)的时候,季节性过敏鼻炎弄得她每日里涕泪横流,甚至喘不上气来,不得已九月初她终于决定去成都暂避一周。只是临行前对我和哥哥各种叮嘱,我知道他不放心父母。
南方气候清爽宜人,姐姐在那里身体舒服了许多,然而,一周的放松时间很快结束,姐姐归来后又开始了各种家庭琐事缠身的日子。
姐姐从单位退休已经两年了,但她退而不休。属龙的人心劲儿大,姐姐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她工作踏实,任劳任怨,工作三十多年,却也只熬了个副主任科员的待遇。退休后,朋友让她去公司帮忙,只为了利用她广泛的人脉。
姐姐是个靠谱的人,给朋友帮忙实心实意,一个人身兼数职。女婿工作不景气,而姑娘早已习惯了未出嫁在家时候姐姐姐夫对她的富养,姐姐不想让姑娘受委屈,自然会将每月兼职收入接济姑娘。
父母这两年身体每况愈下,凡事总是依靠姐姐。尽管姐姐泼辣利索,但毕竟快六十岁年龄的人,管老的、管小的,精力真的有些不济,感觉退休后比上班时候还要忙,加之这两年免疫力下降,过敏严重,人显得黑瘦黑瘦的。
其实,人常说有钱难买健康,老来尤其如此。虽然人生在世,有太多的情非得已,但我觉得要想让别人爱你,首先得学会爱自己。不能一味地只顾别人,不顾自己。凡事看淡,不要给自己背负太多,要减轻自己的压力,学会放过自己,不要活得太累。因为好心态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活,不心累,才能收获美好人生。
代沟
电话中儿子说“你们这段时间出去得有些频繁。”我知道他说的是每周我们领母亲出去的频率。
每周末哥哥都会雷打不动回家来替我和姐姐照看父母。白天有保姆照料老父亲,于是便领着母亲出来散心,她不愿总呆在家里,自然也很乐意出去。
只是城边的公园、广场几乎都走遍了,小小的县城,周边的“景点”屈指可数。开始我还有些奇怪母亲一到周六日就会主动提出要出去转悠,心想,走路不方便每天躺床上不更舒服自在么?直到那天哥哥边开车边和我说“前几年我还不理解老父亲虽然腿疼,却每天要下楼到小区小花园来坐坐。其实他是知道老之将至,身体每况愈下,担心以后下不来楼啊!”事实也果然如此,从去年开始,老父亲是真下不来楼,如今连卧室也出不去了啊!
于是我们趁着母亲拄着拐杖,扶着楼梯扶手还能下楼,我们尽量在周末领出她来在外面转转,以免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儿子二十多岁,他怎么理解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