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回顾
(2023-07-05 17:52:48)半年回顾
时间过得真快,跌跌撞撞,忙忙碌碌中半年过去了,只不过,2023年上半年过得让人有些“胆战心惊”。
一月份,全国大部分人都在生同一种病。丈夫y后两天我也不幸中招,家里连“天选打工人”也没有了。y后我的嗅觉味觉消失,浑身没劲,发烧,万幸父母躲过了这一劫。二月份,大年初三,y情原因,我们家里举行了微信云聚会,全家人通过微信视频拜年,这个形式让我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正月十三,儿子开学,在一次有一次的的离别与重逢中儿子在长大,我也在变老。冥冥之中似乎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元宵佳节到来之际,哥哥特意用车带着老母亲到我区主街道转了一圈,正月十五那天,姐姐用电动车带着母亲上街看了红火,十六晚又心血来潮领着母亲出去赏灯。元宵佳节一过,丈夫踏上了到省城医院进修学习的路上,我用“壮心不已”形容他的“奋斗历程”(由于医院新院长上任,工作原因,他6月中旬结束了学习)2月17日,母亲在家摔跤,大腿骨折,2月20日做手术,从此开始了她的卧床休息生活。家里不得已开始给父亲雇保姆照顾他,2月25日第一个保姆上岗,做了两天提出辞呈,第二个保姆也是没做了几天就走人。二月的最后一天,我经常光顾的西苑公园内大型玩具被拆除,听说公园要“扩容”,几代人的记忆从此消失。二月份,单位评选2022年度的优秀公务员,分管每季的考核评定让我寒心,夜不能寐中还是将心里话给他微信发了过去一吐为快。人不能一味地善良、忍让,善良带点锋芒,这样才能避免纵容他人,也能保护自己。3月7日,经单位原来的门卫阿姨介绍春梅姐开始来我家做不住家保姆,我们兄妹仨终于得以“脱身”,只负责母亲的康复和晚上陪伺二老。3月中旬,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国家政协领导人产生。4月,在学校公众号中有幸目睹了儿子作为博士研究生的风采。4月15日,95岁的大姨出殡,老母亲没能亲自送老姐最后一程,留下了永远的遗憾。这个春天,我终于从农大北门溜进去赏花,三年没去,校园的春色越发喜人。5月,我参加了区里组织的两新组织培训,我们作为党建指导员的经费也终于在七一党的生日之际省级补助款(省市县补助比例为3:3:4)到位,也算是给我们党务工作者的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吧!母亲节之际,收到了丈夫送的玫瑰和儿子的微信红包,我这个笨女人,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5月26日,父亲首Y,住院输液一周后出院,90岁高龄身体素质这么好,让医生称奇。五六月份,专家的预言成真,全国上下没y的人全部y了,y过的好多又二y了,有媒体竟然用“查漏补缺”来形容这次y情,让作为中文系的我有些哑然失笑。担心千里之外的儿子,他自嘲“同学老师都二y了,我没事,可能去年12月第一次y时我的体内毒素堆积太多的缘故吧!”这种情形,他还有心开玩笑,我有些无语。不过,俗语说得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怕是不行的,我们只能客观面对。五月份,三姐家儿子F结婚,我们亲自去赴宴。生活就是这样,几家欢喜几家愁,人生就在这生生死死中循环往复。5月末,家里卫生间安了电热水器,小优的语音控制让我大开眼界,用了20年的太阳能寿终正寝。6月9日,母亲骨折手术后第一次下楼,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6月底,单位组织职工体检,我检出不少毛病,毕竟,年龄不饶人,身上的零部件运行五十多年,怎能没有问题呢!
半年中,发生的事情不少,人人都在各自的轨道上行进着。家里,父母日益衰老,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养儿防老,我们做子女的也只能尽力为之去照顾他们,只是我们兄妹仨毕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有时候真的有些力不从心。儿子越发成熟,也越来越忙碌,他的世界我不懂。欣喜的是今年年初寒假回来,特意给高龄的爷爷、姥姥姥爷买回来上海糕点,他的孝心让我感动。我不想让儿子过得太辛苦,只能平日里多嘱咐他健康第一,注意劳逸结合。作为父母,我们只能在背后默默关注孩子,尽力托举。三月过后,我的lj迟迟没有再来,可能身体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过敏,导致我四肢一挠就起疙瘩,痒得难受,左腿弯处更是导致色素沉着引发了扁平苔藓。我素食主义者,吃东西本就单调,谁曾想感觉吃喜欢的芒果、韭菜都会引起过敏,有些可怜自己。其实,所有的一切都在提示我身体在走下坡路:免疫力下降、血压升高、对气温变化反映明显,天气骤变身体实在扛不住。
半年来,周日我和丈夫开车“走”了不少地方,拍了不少照片,闲暇全民k歌上我也“发表”了不少作品,写了五万多字的博文,我坚持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认真地活着,认真地爱着,也更懂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最舒服的关系是“三七定律”。在明讲时保有默契,在沟通中学会包容,在尊重中给予珍惜,如此,方得长久真挚,坦然舒畅。
在未来的每一天,不奢求太多,调整心态去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依旧要记得把身体照顾好,把重要的人待好,把喜欢的事做好,有度、有爱、有趣地过生活。不必让人多么地记得我,隐隐约约想起我的存在就好。
(上半年总结今天终于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