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日子

成功
儿子读博后,感觉一直每天处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状态中,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和他搭档的师兄是长他四五岁的大哥,有着南方人精明灵活,他本科毕业后,到国外留学读硕士,工作几年后又来交大读博,理论知识、人生阅历、工作经验都要比儿子丰富和成熟。儿子本科毕业被推免读博,雄心勃勃,有着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他不怕吃苦,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和师兄两人可谓绝配搭档,强强联合,加之学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倾斜,导师的悉心指导与栽培,自然会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也会创造一定的“科研成果”,从他们频频发表的外文论著中也足以管中窥豹了。
是啊,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客观因素的加持,天时地利人和,势必成功的几率会大许多。
舍得
上周将地下室的“破烂”处理了一下,当得知硬纸盒跌到如今的三毛钱一斤时候,我有些傻眼,记得前几年收购价是七八毛一斤的,那时的一元钱和如今的一元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原来去菜场,菜农的吆喝是“一元三斤菜”,而如今他们结算单位更多的是以十元来计数了。
我一直是个传统且保守的人,留恋过去、留恋旧物,看中故人,就连地下室闲置的“破烂”我也一直舍不得丢弃,于是,几年过后,旧物不仅越堆越多,而且东西越来越“不值钱”。收购价越来越低,Q是更是越攒越毛。
我放在橱柜最高处闲置不用的旧电池灶、煤气灶、铁锅、茶壶这些东西统统倒进了他的麻袋,而结算时候我也早把这些“破烂”忘掉了,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攒了半天,“攒了个寂寞”。
不由想到了父母家里攒着的徽墨。前几天帮着母亲收拾家里,看到了外甥女前几年给姥爷买的徽墨还完整无缺地放在那里,至今还未拆封,那是外甥女看着姥爷闲暇喜欢“舞文弄墨”特意给他网购的,可我的老父亲一直舍不得用,他说把家里的陈年墨汁用完再说,于是他每天写毛笔字一直蘸着家里旧的“一得阁”墨汁用,由于放的有些时间长,香墨已经有些发臭,可即便这样,父亲也一直没舍得用外孙女给他买的徽墨。从去年开始,老父亲腰疼不能坐立,自然也不再写毛笔字,于是徽墨就这样安静地原封未动躺在那里。
母亲家里的箱子可谓一个百宝箱,整理时候发现里面装得满满当当,新毛巾、新床单、新被罩、新枕套,应有尽有,看得人有些眼花缭乱。可现实生活中父母一生节俭,他们奉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理念,毛巾洗得脱了毛、床单洗得褪了色他们才肯换条新的用。父母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他们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我们。
在同龄人中,我知道我们兄妹仨都算是比较节约,远非大手大脚的。因为整理东西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个装笔的盒子,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几支崭新的“英雄”钢笔,追溯起来,这些都是我们上中学时候的笔,可当时我们一直舍不得用。而如今,中性笔替代了钢笔,就连钢笔水也买不到了,四十年前的旧物虽然完好无损,崭新如初,可它又还有什么价值呢!舍得舍得,唯有舍才会有所得啊!想起一句话,“什么都是浮云,唯有珍惜当下拥有的一切。”
玉兰
这个春天,我花了不少时间来赏花。看了各种各样的花后,我感觉还是最喜欢白色的玉兰花。
单位旁边的公园是赏花的好去处。一到春天,那里的桃花、杏花、榆叶梅、樱花、紫叶李、郁金香、丁香、连翘等灿然开放,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真的是满园春色关不住,姹紫嫣红迎客来。
公园最东面的拐角处有三颗玉兰树,寒意未尽,暖色刚起,光秃秃的玉兰树枝上就冒出了许多绿色的花萼,她是众多花中最早露出花苞的。花萼开始只有指甲盖大小,之后顶端努出了一个褐色的小尖尖,仿若小鸡的可爱的尖尖嘴,远远望去,像一群群毛茸茸的小鸡落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雀跃。之后花萼越长越大,等长成了二寸长大小,花萼便慢慢散开,一个月后,里面包裹的白色花瓣也渐渐显现出来,最终,一夜过后,树上的玉兰如同听到了开花的命令一般,齐刷刷全部竞相开放,花朵硕大,花瓣洁白,香味浓郁。想起了清代著名的赞美玉兰的诗“琼姿本自江南种,移向春光上苑栽。试比群芳真皎洁,冰心一片晓风开。”
玉兰花花开时异常惊艳绚烂,满树花香,花叶舒展而饱满,但花期短暂,仿若一位冷若冰霜的美女,美丽清冷、优雅而款款大方的同时,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孤寒。我喜欢站在玉兰树下,抬头仰望洁白玉兰花,迎风摇曳,神采奕奕,在蓝色的天幕的映衬下,宛若天女散花般娇美。
美丽的玉兰花,美的有些超然物外,卓尔不群,花色洁白,可以说是长在树上的白莲花。玉兰树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城市绿化植物,它对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有着非常好的抗性,可以防止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起到非常好的净化空气作用。
亲眼见证玉兰花开的整个漫长过程,喜欢她的同时,对她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大部分人只是看到了它花开时的惊艳,又有几人注意到她从花萼形成到开花这一个多月的默默蓄积,真的是“不开则已,一开惊人”,旁边的桃花、杏花、早樱等早已赶着趟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开得密密匝匝,而玉兰花呢,处变不惊,不声不响,不急不缓,淡定从容,直到忽然一日满树洁白,她的潇洒自在的品性让人折服。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