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情后的几点思考

标签:
杂谈 |
Y情后的几点思考
随着通往外面各路口卡点的拆除,从3月20日开始我区算是终于解封了,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蛰伏”,春风节令这天,我们终于实现了全面解封。笼罩在人们脸上的阴霾散去,我们开始恢复到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春风,啼莺舞燕,草木复苏,桃红李白,烟柳飘飘。正是一年春好处,水边新绿野草,陌上桀然花枝。。
只是Y情过后,带给我深深的思考。我区的Y情起于从呼和浩特一家五口的探亲。归谷后,他们在城里一小酒馆吃饭,在之后的核酸检测中检测出阳性,于是在那个酒馆吃饭的人或服务员不幸都成了密接者,这就是最初的传播链。之后,在被隔离人员中一个又一个病例被发现,只是随着阳性病例的确诊,全城草木皆兵。毕竟密接者、次密接者的足迹几乎遍及城区的每一个角落。从他们的行程轨迹看来,我第一个感觉就是人们的生活水平的确是提高了,生活真的是丰富多彩,消费能力让我“叹为观止。”
饭店如今成了大家伙儿喜欢光顾的地方,人们的一日三餐不再整日里围着厨房转,而是经常去饭店吃饭,酒足饭饱后心满意足而去,民以食为天嘛,这原本就无可厚非。耐人寻味的是他们饭后的娱乐放松地,有的去KTV,有的去麻将馆,有的去咖啡馆,这些地方空间狭窄封闭,最终导致次密接、次次密接者都不幸中招。想起了前段时间朋友发的一段略带调侃性的文字“事实证明书店是最安全的地方,新G都三年了,你见过那个流调里面有人去过书店的?”是的,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的同时,精神生活还亟待提高。
第二个感觉是科技的进步极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起初我有些我奇怪密接者的轨迹能准确到某月某日某时某分到过哪里。仔细想来,人们出去购物基本都实现了手机支付,大部分人身上是不带现金的,何时去超市、何时去美容店、何时去菜场,支付款时间在手机上是一目了然,真的是一机在手,走遍天下啊!在这次Y情防控站中,大数据的作用功不可没。根据每个人的行程轨迹,健康码、行程码的颜色一眼就能判断出你是否安全。核酸检测之前,我们已经在核酸检测终手机端预先输入个人信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标识---二维码,只要扫码即可识别个人信息,极大便利和加快了大规模的核酸检测速度。
人们每天宅在家中,但生活必需品是一应俱全。怎么办呢?社区的微信群、小区的微信群中的“接龙程序”中只要输入你想要的东西,信息会及时反馈到客户端,商家就会分门别类给打包好送过来。社区在网上填报一些数据的时候,年轻人在群里推出的所有人可编辑的“腾讯文档”也让我进一步懂得了“共享”文档的便利。即使同一时间不同的人在各自的电脑上操作,也不干扰各自的编辑,且汇总方便,操作简单。可以看到居家隔离人员门上都贴有门磁,这样社区就能远程监控其每日里的开门次数。)
第三个感觉是学无止境,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否则会被社会淘汰。第一次使用群里的“接龙”和“腾讯文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操作,加之家里的网速时断时续,着急之中更是有些忙中出乱。打开表格,看到就是输不进去文字,才发现表格是白色的,字体也是白色的,自然看不到输进去的内容。终于,Y情结束后,我也能熟练运用这些程序,这不失也算是一个收获吧!
第四个体会是“手里有粮,战时不慌。”Y情期间我夏天做的西红柿酱又用上了派场。去年夏天,我和丈夫夫唱妇随,做了回勤劳的小蜜蜂,做了三十瓶西红柿,即使蔬菜一时送不过来,西红柿鸡蛋面是完全可以解燃眉之急的。父母小区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窘况:一个年轻人不得已下楼到小区传达室求援“家里什么库存也没有,想点外卖可快递已停送,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平日里年轻人习惯各种美团外卖,家里连基本的储备也没有,突遇此情形,真的只能挨饿了。小区里人们得知此情后,纷纷给他送过去吃的救急。
第五个感触:感动无处不自,无时不在。想起基辛格说得“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突发Y情,是对我市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考验,也是对地方政府基层治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广大群众凝聚力的考验。
面对突如其来的Y情面前,无数的人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中有兄弟县市的火线支援,有逆行向阳的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也有坚守一线的公安干警、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们以及无偿捐助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点点滴滴的爱心汇聚成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彰显了使命和担当。俗语说得好“众人同心,其利断金”,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没有渡不过的难关,没有迈不过的门槛。Y情也使小区群众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不仅信息共享,相互之间更是互帮互助,一改之前即使对门相互之间也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寡淡,让邻里之间关系融洽了许多。
第六个感触:关键时刻还得靠儿子(玩笑语,否则让没有儿子的家庭情何以堪)哥哥每周末都会雷打不动回来看父母,Y情周六晚爆发,哥哥是周五回来的。之后的二十多天,我和姐姐各自宅在自己的家中足不出户,父母那里爱莫能助,全凭哥哥一人照管,每天除一日三餐、吗擦打扫外,还得负责给老父亲腿部按摩兼心里上的开导。不得已囿于家里,面对疾病缠身,日渐衰老的父母,他亲眼目睹了父母平日里的相濡以沫与相依为命。古语讲“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绵延千年的养老模式,而如今又有几个孩子能真正陪在父母身边让他们安享晚年?Y情阻断了哥哥的回家路,但也给他“提供”了一次难得安心待在家里尽孝的机会。(第一时间亲临一线,但看不清图片中哪一个是丈夫)
第七个感触:年龄越来越大,越发感觉夫妻情分深笃,两个人谁也离不开谁。Y情期间,丈夫每日里以院为家,偌大的家里,我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饭也懒得做,觉也睡不稳,就连电视也懒得看,真正的感觉孤单与寂寞!结婚25年来,他即使每次出差也不过一周时间,从没有让我一个人“独守空房”这么长的时间。他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提醒我一定要认真吃饭,按时睡觉,自己照顾好自己;而我则担心他的安全,嘱咐他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休息。
Y情导致我近乎一个月没回父母那里,昨天回去,明显感觉父母又衰老了许多。老俩口可谓相依为命,尽管姐姐每天总要抽空回去帮母亲洗涮和做饭,但总是匆匆而来,急急而去。父亲现在已经离不开人,下床、洗涮、端饭等都需要母亲照顾,一天劳碌下来,母亲腰酸背痛,体力难支。老父亲告诉我近段时间人越来越懒得动弹,就连助力四轮拐杖他也不大敢自己拄着在地上走了,腿越发得疼且麻,走路心里越发没底,只希望四月份清明节过后,天气转暖,我们能把他连拖带抱搀下楼看看。听了父亲的话,我又有些伤感起来。
第八个感触:生活提高,物质丰富的同时,人与人间感觉诚信有些缺失。Y情期间,我曾做过两次电话流调七八十人,有好多人看到我打过去的电话会直接挂掉,尽管我主动自报家门,告诉对方为什么要电话流调,主要是调查核酸检测次数和近半个月以来的行动轨迹。可有些人对我的身份还是持怀疑态度,不回答我问题不说,还煞有介事对我“盘问”起来“你为什么要问我们这些?”我有些无语,想到平日里收到的层出不穷的垃圾短信和诈骗电话,想想人们也是整日里被骗怕了,这样想想也就释然,只能再耐着性子继续给他们做解释。
这次Y情因为监管不到位或处置不当,我区有好几个单位的一把手先后被免职,人常说“时也、运也、命也”,有些时候不得不讲人的运气。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希望新接班人员,吸取前一任的教训,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防控,措施到位,警钟长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因为Y情防控丝毫不敢松懈,也不能松懈。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这里已经是阳光明媚,万物苏醒,春暖花开,生活繁华而井然有序。而远在上海的儿子学校还在封闭状态,起初我还庆幸得亏儿子学校开学早,躲过了我们这里的Y情,谁曾想,上海也爆发了Y情,且来势凶猛,儿子学校封校已经半个月了。
Y情面前,我们一家三口都没有忘记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积极投身抗疫行动中。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丈夫,第一时间逆行出征、奋力苦战;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在没有通行证的情况下,我主动在社区做起了志愿者,并且做到了单位领导一声召唤,随叫随到;作为一名在校党员,儿子更是主动请缨,积极参加了学校的党员突击队,全副武装,清理寝室楼道里的垃圾。我们一家三口在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抗击Y情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Y情让我切身感触不少,最大的感受是我庆幸有伟大的党的领导和一群爱国的民众。我区发现Y情的第一时间,省、市、区领导亲赴现场、坐镇指挥,省级专家缜密研判、昼夜奋战,工作专班“提级管理”,全市资源快速调集,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与中国担当,终于打赢了Y情遭遇战、阻击战、歼灭战。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