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驻村故事
(2019-10-14 10:20:49)我的驻村故事(征文)
---这是我帮朋友写的一篇征文
贫困户的贴心人
2016年10月底我局扶贫工作队开始驻村,当时局领导谈话让我担任扶贫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由于家庭原因和自己身体原因怕不能胜任而放弃。2018年11月,扶贫工作队因人员短缺,新上任的局领导找到了我,又和我谈话,冥冥之中两任领导不约而同想让我到扶贫队,也算是我和扶贫村有缘吧!
从1984年参加工作,到今年已经是35个年头了,2020年我即将退休,参加扶贫工作,站好工作生涯最后一班岗,为自己一辈子的工作画上完美的句号,也算是一件幸事,作为党培养下的一名老党员,服从领导安排是我的职责所在,于是我荣幸地成为了我局驻扶贫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员。
克服家庭困难,临危受命
关心群众疾苦,做贫困户的贴心人
不知不觉在扶贫村工作已经半年,我每天都坚持入户走访,和他们唠家常,了解贫困户的家庭生产生活情况。谁家养了多少鸡,谁家有几头牛,多少只羊,谁家的鸡一天收获多少颗鸡蛋我都一清二楚。特别是对自己的帮扶贫困户常桃生,除去春节慰问外,我经常入户给他送去衣服、鞋、包等日用品,帮他们联系打工就业的地方,为他们的脱贫可谓不遗余力。冬天山区冷,两口子想搬到城里有暖气的房子居住,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主动为他们联系廉租房。村里分集体种的大白菜,两口子虽然不在村子住,但他们的疾苦早已“住”进了我的心里,想到城里买菜比较贵,我亲自动手,为他们争取到集体地里种的白菜,并装了满满一麻袋给送到城里,两口子很是感谢,逢人便说“小常真是我们的贫困户的贴心人,为我们今年冬天吃菜省下了一大笔钱。”
2019年一开春常桃生两口子从县城又回到了村里,我又积极联系村干部帮助他们在村里打零工,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作为村里的一名老党员,民主生活会上常桃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还是回来村里好呀,吃住的舒服,过得也舒心,参加集体劳动,每天还有收入,这一切都得要感谢我的帮扶干部小常呀!”我开玩笑道“咱们是一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常’嘛!”
积极宣传国家政策,为百姓排忧解难
扶贫村贫困户程海平之妻庞栓桃于2019年2月下旬在医院住院8天,出院时费用共计8827.83元,个人支付3039.75元,庞栓桃不理解,觉得没有真正享受到贫困户的医保政策,自己是贫困户,怎么看病还需要花这么多钱?针对群众反应的问题,我多次去庞家中了解情况,又专程去医院医保科了解医保政策规定,并将了解到的国家相关政策第一时间告诉庞本人,最终打消了她的疑虑。庞栓桃听了解释后很满意,她高兴地说:“你们是为民解忧办实事的工作队,我们愿意和你们说掏心窝的话,谢谢你们了!”多次奔波,既了解和宣传了国家的有关政策,又详细为贫困户答疑解难,贴近了扶贫队和贫困户的距离,我觉得我的辛苦很值。村里的贫困户见到我如同见到了娘家人,她们亲切地叫我小常,其他扶贫同志则打趣我说:“小常家喻户晓,可以做扶贫村的形象代言人了。”
“扶贫村代言人”是对我工作最好的褒奖
近年来扶贫村依托地理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我是一位老工商,一直从事企业登记管理工作,于是利用工作特长,积极为扶贫村打造山庄、农家乐等搞好咨询服务。如今扶贫村不仅建设有毛驴发展旅游建设中心,体能训练基地,还专门休建了越野车道,修通了去往我县旅游胜地大佛山的徒步路。在扶贫村,我这个扶贫队员可谓身兼数职,当有人来村里参观时我会“摇身一变”成导游,有游客来村里品尝农家乐时我又化身为端盘子的服务员,有村民因为琐事争吵我又成了她们的调解员……我已经把这里当成了我的第二故乡。闲暇我
如今,扶贫村已经旧貌换新颜,贫困户们每天眉开眼笑,利用无农活日唱歌跳舞,自娱自乐。逢年过节,群众搭台唱戏,自发组成的威风锣鼓队欢快铿锵的鼓点更是敲出了人内心的喜悦。
一位游客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姐妹一行六人相约扶贫村采摘槐花。山坡上、山崖边,一棵棵槐树的花朵在初夏里怒放,满眼洁白,花朵如农家女巧手编织的花穗,挂在了槐树的脖颈上;又如同串串洁白的风铃,随风摇曳。那淡雅的馨香,甜了心房.沁入心怀,我被大自然的慷慨解囊深醉了,忍不住久久地痴迷徜徉……姐妹们带着满满的劳动果实下山吃饭,又拜访了几家农户,交谈之余,确实感受到了政府精准扶贫给山村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着实应该给国家点个赞 ,也打心眼里为农民兄弟过上好日子而高兴。我坚信,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定会开创扶贫事业新局面。”
我出生在农村,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对农村有着天然的眷恋与热爱,我喜欢“扶贫村代言人”这个称号,也愿意以实际行动回馈大家对我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