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2)班语文组内公开课《5、影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执教人:刘文斐)

(2018-11-19 14:45:15)
分类: 教研活动

                   5、 《影子》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写七个生字及新词,能认识“影、后、狗、黑、常、跟、着”等11个字,认识新部首“宝盖头”。

2对前后左右各个方位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分辨。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并有感情、有韵律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对各个方位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分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谜语,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2.师:同学们,谜底是什么?有谁猜到了吗?

3.板书课文题目:影子。
(1)
指导学生读课题,注意读好后鼻韵母yn读轻声。
(2)
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4
.多媒体课件帮助识记:火红的太阳照在建筑物上,在地上形成了影子。就代表太阳,就代表建筑物,就代表影子。
二、熟读课文,自主识字
1
.导语:有一个人和我们一样做过踩影子的游戏。他还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
2
.导问: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呢?
预设:
(1)
在读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笔圈上,请拼音帮忙,也可以请同学帮助,还可以查字典……
(2)
把最难读的那一行多读几遍。这样就会越读越流利。
3
.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4
.检查字音,识记生字。
(1)
播放课件,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词语宝宝来了,你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生试读)
(2)
开火车,引导学生个别读。
(3)
去掉拼音再读生字。(齐读)
(4)
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其他学生跟读。
三、方法指导,集中识字
1
.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多生字宝宝都认识了,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呢?
2
.学生同桌交流识字方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3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识字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出示新偏旁。

1)学生汇报

(2)师追问:你能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
预设:我的前面是__________,我的后面是____________,我的左面是____________,我的右面是____________
(3)
学生继续汇报。
(4)
辨字:出示三张图片(男、女、动物)他、她、它是我们的好朋友,到底是哪个(她、它)”呢?
(5)
教师追问:你怎样记住字?
预设:两个紧紧地挨在一起,就像一对好朋友,我就这样记住了
(6)
学习新偏旁
导学:月字旁的字大多数都与身体有关,你还见过哪些月字旁的字?
(7)
学习女字旁。
4
.小结:加一加、换一换、编童谣、找反义词等都是很好的识字方法,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些识字方法,以后我们就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了!
5
.生字回文,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原来画出的那个认为难读的句子,现在能读好吗?请在小组内试试。(组内互读,互相评价)
四、整体感知,引发思考
1
.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读懂了什么?
2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指导观察:影子都像什么?为什么说影子像小黑狗?影子是好朋友?说影子像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

五、指导写字
1
.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引导学生观察:看看这个字是由几笔写成的?和比较,有什么不同?

 2.教师示范字的写法,学生边观察边书写,把字一笔一笔地写出来。强调第三笔是竖。
3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4
.练写。(教师巡视和指导,对个别写得不成功的同学多加指导。)
5
.展示学生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起来亲切自然,活泼俏皮。本课教学设计以识字为基础,旨在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识字氛围,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自我发现、自我实践中学知识、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精神。根据课文语言表达亲切自然、生动有趣的特点,让学生在朗读和背诵中感受趣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的愿望.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发现多种识字方法,并会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为以后自主识字打好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