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2)班数学组内公开课教案:《吨的认识》执教人:祝峰

分类: 教研活动 |
http://s15/mw690/007iE57lzy7oi1kOaRM3e&690
http://s15/mw690/007iE57lzy7oi1muWHI4e&690
三年级(2)班数学组内公开课教案:《吨的认识》
内容:吨的认识
重点: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3.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课件、一袋10千克的豆子。
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呢?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师: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师: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1.初步认识吨。(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主题图。)
师: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集装箱和货物的质量为2吨,运货列车的一节车厢的载质量为60吨。)
师:我们知道“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师: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
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师:列式:100×10=1000(千克),1000千克是一个很大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师: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体验1吨有多重。
(1)学生尝试抬起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袋重10千克的豆子感受1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提一提豆子,感受10千克豆子有多重,力气小的同学也可以两个人一起提。学生操作后汇报自己的感受。
师:1袋豆子重10千克,多少袋这样的豆子重1吨?(100袋)
演示:每次呈现10袋豆子(因为10袋豆子为100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1000千克。当100袋数完了,学生会感叹:哇!1吨这么重呀!
(2)师:课前你们都自己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再相互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三年级学生的体重差不多在25千克左右,如果一名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10名这样重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40名这样重的同学呢?
(3)师: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
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各种例子,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一般电梯的载质量是1吨”……
3.感受1吨水的质量。
学生汇报自己家上个月或几个月的用水量。(由学生课前去了解)
师:1吨水到底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个正方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
(出示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1吨。)
师: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
4.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例8。)
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讨论,班内集体交流方法。
5.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用“吨”作单位的物品有哪些?
(2)一头大象重6000千克,大象重多少吨?一辆卡车载质量为5吨,是多少千克?
1.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1、2题。
第1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先独立连线,再交流。
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3题。这题不仅要会根据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还要掌握不同单位之间的加减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1吨的质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质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为了使学生体验1吨的质量,先让他们感受10千克的质量,再让他们想象1000千克的质量。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平台,也是他们展示的平台,在教学中,学生应将课堂变成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