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个好地方》教案

新 疆 是 个 好 地 方
张 媛 媛
【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
【教材分析】
《新疆是个好地方》是一首热情的维吾尔族民歌,宛如一幅秀美的风景画,展示了天山南北的壮美景色。歌曲为
【教学目标】
一、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感知切分节奏与附点节奏。
二、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新疆音乐的特点,并积极参与表演。
三、初步了解新疆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重点】
能够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在歌曲中初步感知和表现切分节奏与附点节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多媒体、教学卡片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歌曲伴奏音乐,营造氛围。
2、师生进行音乐问好。
[设计意图:课前播放伴奏音乐,让学生无形中了解歌曲。音乐问好,突出了音乐课的特点。】
二、听歌曲,猜新疆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好听的音乐,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地方的音乐?(教师播放歌曲伴奏音乐,学生回答)
2、出示课题,播放多媒体课件——歌曲视频,教师提出要求:请大家认真听,歌曲都为我们介绍了哪些美丽的地方?
3、学生完整聆听歌曲,回答歌曲中都出现了哪些地名,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地名及相应的物产。
【设计意图】由聆听歌曲伴奏入手,让学生猜出这是哪个地方的歌曲,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通过观看歌曲视频,使学生在听觉上初步感受歌曲、在视觉上初步了解新疆,产生学习歌曲的欲望,同时熟悉歌词,为学习歌曲做准备。
三、学歌曲,唱新疆
(一)第一段——夸新疆
1、教师:今天,老师还为大家请来了幽默机智的导游--阿凡提,(出示图片),如果小朋友们能和他的手鼓还有小毛驴交上朋友,那么阿凡提就会带你们顺利到达新疆。
2、出示小毛驴——附点节奏:
|
X·
3、手鼓也为你们奏起了欢乐的歌,出示手鼓——切分节奏
|
X X
咚咚
学生模仿手鼓的声音,读出节奏。
4、旋律模唱练习
出示歌曲第一乐句,四个小节分别用四种颜色进行标记,教师用“哒”模唱旋律,请学生听辨小毛驴藏在哪个小节中,然后学生和教师一起模唱,指导学生唱出附点节奏轻快跳跃的感觉。
出示歌曲第二乐句,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出示歌曲第三和第四乐句,教师指出手鼓唱歌的地方,学生用“咚”模唱旋律。
5、学生分别用“哒”和“咚”完整模唱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我将歌曲难点附点节奏X· X形象的比喻成小毛驴跳起来,切分节奏X X
6、教师:我们已经和小毛驴、手鼓成为好朋友,阿凡提同意带我们去新疆了,听,他已经先唱起来了。(聆听阿凡提演唱歌曲第一段)
7、学唱歌曲第一段,唱出欢快跳跃的感觉。
8、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在附点节奏与切分节奏出现的地方,加上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由阿凡提来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阿凡提的演唱速度稍慢,降低了学习难度。当学生学会以后,通过给好朋友—小毛驴和手鼓打招呼,巧妙的加入新疆舞动作,边唱边跳,既加深了对难点节奏的感知,又为后面的歌表演奠定基础。
(二)第二段——唱物产
1、教师;阿凡提听到我们夸赞新疆可高兴了,他说还要带我们去伊犁河、吐鲁番、果子沟去看一看呢,我们赶紧走吧!(聆听阿凡提演唱歌曲第二段)
2、用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等形式学唱歌曲。
3、挑战阿凡提,学生与阿凡提对歌,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歌曲第二段歌词地名较多,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有些生字还没学过,同时一音多字的出现也有一定难度,因此本环节,我采用师生问答等形式学习歌曲,特别是与阿凡提挑战对歌的教学环节,不但让学生记住了歌词,而且充满趣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
(三)第三段——赞新疆
1、教师;通过刚才的演唱,我发现大家的记忆力特别好,我们玩一个小小录音机的游戏,你们就是一台台小录音机,一会儿阿凡提演唱,你们开始录音,演唱结束看谁能完整准确的模仿着唱出来。(聆听阿凡提演唱歌曲第三段)
2、学生模仿阿凡提的声音演唱。
3、加上舞蹈动作,边歌边舞。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会歌曲第一二段,因此第三段的学习我主要采用自学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小小录音机的游戏,要求学生认真聆听阿凡提的范唱,当听完后像录音机一样完整模仿出来,使学生兴趣盎然,更加关注音乐,加入表演,边歌边舞也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了铺垫。
(四)唱全曲——游新疆
1、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作出自己喜欢的新疆舞动作。
2、播放多媒体视频,再次演唱歌曲,感受新疆的美丽风光。
【设计意图】学生观看视频,完整演唱歌曲,既是对歌曲的巩固与回味,又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再次领略新疆的美丽风光。在唱歌时做出喜欢的动作,为参加麦西来甫盛会做好准备。
四、麦西来甫,舞新疆
观看民间舞蹈麦西来甫的视频,学生随着音乐载歌载舞。
【设计意图】学生在歌舞中再次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用舞蹈抒发对新疆的热爱之情。
五、总结下课
六、板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