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子吟》教案

(2018-09-27 13:18:46)
标签:

教育

《游子吟》教案

新华区中心路小学  张媛媛

    时:一课时

学习目标:

一、通过学唱歌曲,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意境,感受游子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二、通过聆听、模唱、对比、体验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学唱歌曲,感知歌曲情绪。

三、能饱含深情地演唱《游子吟》,感受五言古诗的声律特点与音乐节奏及古诗的声调与旋律的音调之间的关系,了解作曲家依字创腔的创作手法。

学习重点:

能用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习难点:

体会歌曲“古风”到“新韵”的创作手法。

教材分析:

《游子吟》这首歌是由当代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为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词谱曲。歌曲用前后两段不同的旋律,将《游子吟》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第一段旋律以八分节奏为主,旋律在中低音区旋回,诉说心中对母亲的深情。第二段旋律移高,在中高音区跳动。节奏多以“x xx”进行,犹如激动的心跳。作品充分表达了人类的母子亲情。歌曲用了一个日常生活常见的缝衣细节,让母亲的慈爱之情在生活中的最细微处流露出来的。诗人以“三春晖”比喻慈母之爱的广阔深厚,以“寸草心”比喻儿女对慈母的报效之情,进行亲情的教育。此歌以动人优美的旋律,饱含深情的演唱,表达的对母爱的感激与歌颂。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古风。

在古琴音乐的伴奏声中播放古人的吟唱,走进古风的意境,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

二、学唱歌曲,感知新韵。

(一)聆听范唱《游子吟》,感受歌曲情绪.

(二)学生随着老师轻声用“wu”模唱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三)学唱第一乐段

1.学生读古诗,感受五言古诗221的声律特点。

2.教师按歌曲节奏读古诗,通过对比,感受五言古诗的声律特点与音乐节奏二者之间的关系。

3.学生初步学唱第一乐段。

4.采用学生唱一句,教师读一句对比的教学方法,感受古诗词的声调和旋律的音调的关系,初步了解依字创腔的创作手法。

5.有感情地演唱第一乐段。

(四)学唱第二乐段

1.完整聆听歌曲,比较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音区的变化,体会由此带来情绪的变化。

2.教师指导学生声音,有激情地演唱第二乐段。

(五)学唱结束句

1.按照学生的处理方法。演唱结束句,并渗透孝道思想,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

2.完整演唱歌曲《游子吟》。

三、处理歌曲,升华情感。

1.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并能深情地演唱。

四、教师小结,经典浸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