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家语·本命解第二十六》(2)原文·注解·译文

(2020-03-11 16:16:02)
标签:

国学

教育

文化

【原文】
    公曰:“男子十六精通,女子十四而化,是则可以生民矣。而礼,男子三十而有,女子二十而有夫也,岂不晚哉?”
    孔子曰:“夫礼言其不是过也。男子二十而,有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許嫁,有適人之道。於此而,則自婚矣。群生闲藏乎阴,而为化育之始。阴为冬也冬藏物而为化育始。故圣人因时以合偶男女,穷天数
也。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冰泮而农桑起,婚礼而杀于此。男子者,天道而万物者也,知可为,知不可为;知可言,知不可言。知可行,知不可行者。是故审其伦而明其别,谓之知,所以效匹夫之听也女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理者也。是故无专制之义,而有三之道;幼从父兄,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言无再之端,教令不出于闺门,事在供酒食而已。无阃外之非仪也不越境而奔丧。事无擅为,行无独成参知而后动,可验而后言,昼不游庭,夜行以火,所以效匹妇之德也。”
【注释】
男子三十而有室:
    室,家室,妻子。《礼记·曲礼上》曰:“三十曰壮,有室。”郑玄注:“妻称室。”
    子,四库、同文本作:“必”。
极:极限,极点。
不是过:即“不过是”。不超越这个极限。否定前置。过,超过,超越;是,代词,指极。
冠:举行冠礼。冠礼,古代嘉礼的一种,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冠礼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娶,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
適人:嫁人。《玉篇》曰:“适,女子出嫁。”
往:往上,向上。
自婚:自主确定结婚年龄。
闲藏乎阴:
    闲藏,潜藏。阴,冬天。
因时以合偶男女:
    因,依据,根据,因循。
    时,时节。合偶:使男女成婚。
天数也:即“极数也”,从1到10,10为数之极,天数,即十月。王肃注:“天,极。”
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
    王肃注:“
季秋霜降,嫁娶者始于此。《诗》云:‘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也。’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礼记·月令》:“是月也,霜始降,则百工休。”
    妇功,即女功。中国古代妇女所做的的家务及纺织等事情。
    成,完成。
    行,行动。
冰泮而农桑起,婚礼而杀于此:
    王肃注:“
泮,散也。正月农事起,蚕者采(采,四库、同文本作‘援’)桑。婚礼始杀,言未正也。至二月,农事始起,会男女之无夫家者奔者,期尽此月故也。《诗》云:‘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言如欲使妻归,当及冰未泮散之盛时也。
    泮,pàn,融解,消融。
    农桑,农耕、桑蚕之事。
    起,起始,开始。
    杀,煞尾、结束。
任:担任,担当,承担。
长:长养,抚育、培养。
审其伦而明其别,谓之知,所以效匹夫之听也:
    审:详细察究,明察。《荀子·非相》曰:“审,谓详观其道也。”
    明:明白,通晓。
    别:区别,分别。
    知:通“智”,智慧。
    效:显示。《韩非子·二柄》曰:“则是群臣之情不效。”王先慎《集解》引旧注曰:“效,显也。”
    听:指品德。王肃注:“听,宜为德。“听”的繁体字为“聽”。)
女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理者也:
    王肃注:“
为男子长养其理也。(四库、同文本‘子’作‘女’,‘也’作‘分’)”《国语·齐语》:“不月长。”韦昭注曰:“长,益也。”
    顺:顺从,恭顺。
    教,教导。
    长,增益。
专制:独断专行。
从:听从,顺从。
道:道德准则。
醮:王肃注:“始嫁言醮,礼无再醮之端,统言不改事人也。”
    醮(jiào)礼古冠、婚礼所行的一种简单仪式。尊者对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后饮尽,不需回敬。
无阃外之非仪也,不越境而奔丧:
    王肃注:“阃,门限。妇人以自专,无阃外之威仪,《诗》云:‘无非无仪,酒食是议。’”
    阃,kn,原意指门槛,此处指闺门,妇女的居处。
    非仪,女人的容止不符合礼仪。
    越境,越过边境。
独成:独自行动。
参知:参考验证而后确认。
可验:经过验证是合适的。
【译文】
   鲁哀公说:“男子十六岁精气通畅,女子十四岁能生育,这时就可以生小孩了。而根据礼的规定,男子三十岁娶妻,女子二十岁嫁人,岂不是晚了吗?”
    孔子说:“礼说的是最迟限度,不超过这个限度。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之礼,就可以开始做父亲了。女子十五岁允许出嫁,有出嫁的道理了。从此年龄向上,就可以自己主婚。各种生物在冬天潜藏,这是孕育新的生命的开始。因此圣人依据时节让男女成婚,是为了孕育用足十月的天数。霜降时妇女该做的家务事都完成了,男婚女嫁的事就开始操办了。冰雪融化后农耕养蚕的事就开始了,举办婚嫁之事到此停止。男子,是担当天道而长养万物的人,知道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知道什么话可说,什么话不可说;知道行得通的道理是什么,行不通的道理是什么。因此,男子详察人伦而明白其中的区别,这是智慧,这也显示出普通男子的美德。女子,是顺从男子的教导,并且使这教导的道理有所增益的人,因此女子没有独断专行的道理,而有三从的道德准则:年幼时服从父兄,出嫁后服从丈夫,丈夫死后服从儿子,这是说没有再嫁的道理。教令不传出闺门之外,做的事情在于供应饮食酒菜而已。在闺门之外,没有不符合礼仪要求的言行,不超过边境去奔丧。事情不擅自做主,不独自出行。事情参验明白后再行动,得以验证的才说出来。白天不在庭院中游逛,夜里走路要用灯火照明。这就是普通女子的品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