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执辔第二十五》(3)原文·注解·译文
(2020-03-07 15:55:08)
标签:
国学教育文化 |
【原文】
子夏问于孔子曰:“商闻易之生人及万物、鸟兽、昆虫,各有奇偶,气分不同。而凡人莫知其情,唯达德者能原其本焉。天一,地二,人三,三三如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数十,故人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偶以从奇,奇主辰,辰为月,月主马,故马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三主斗,斗主狗,故狗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豕,故豕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五为音,音主猿,故猿五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为律,律主鹿,故鹿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二九一十八,八主风,风为虫,故虫八月而生;其余各从其类矣。鸟、鱼生阴而属于阳,故皆卵生。鱼游于水,鸟游于云,故立冬则燕雀入海化为蛤;蚕食而不饮,蝉饮而不食,蜉蝣不饮不食,万物之所以不同。介鳞夏食而冬蛰,龁吞者八窍而卵生, 龃嚼者九窍而胎生,四足者无羽翼,戴角者无上齿,无角无前齿者膏,无角无后齿者脂。昼生者类父,夜生者似母,是以至阴主牝,至阳主牡。敢问其然乎?”
易:指《易》中所蕴含的理念。
各有奇偶,气分不同:王肃注:“易主天地,以生万物。言受气各有分,数不齐同。”奇,j,单数;偶,双数。偶,原作“耦”,二字通假。据四库、同文本改。分,fèn,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天~(天资)。情~(情谊)。
德:四库、同文本此前有“道”字。
三三如九:原脱一“三”字。据四库、同文本补。九,阳数之极。
一主日,日数十,故人十月而生:王肃注:“一主日,从(四库、同文本“从”前有“日”子)一而生,日者,阳从奇数。日数十,从甲至癸也。”
偶以从奇,奇主辰,辰为月,月主马,故马十二月而生:王肃注:“偶以承奇,阴以承阳,辰数十二,从子至亥也。”“从”,四库本作“承”。
三主斗:王肃注:“斗次日月,故以(以,四库、同文本作“三”)主斗。”
豕;sh,猪。
五九四十五,五为音,音主猿,故猿五月而生:此句原脱,据四库、同文本及《大戴礼记》补。王肃注:“音不过五,故五为音。”
六为律:《汉书·律历志》:“地之中数六,六位律。”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另外,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 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
七主星:王肃注:“星,二十八宿为四方,方有七度(度,四库、同文本作‘故’),七主星也。”
八主风,风为虫,故虫八月而生:王肃注:“风之数,尽于八。凡虫为风,风为虫(虫,四库本作‘主’,当是。)也。”《说文解字·风部》:“风,八风也。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闾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风动虫生。故虫八日而化。”
立冬则燕雀入海化为蛤:蛤,gé,在中国古代,蛤泛称具两片相等的壳的软体动物。古人认为,它是由燕雀转化而成,因为它生于阴而属阳,《礼·月令》雀入大水为蛤。《国语注》:小曰蛤,大曰蜃。
蜉蝣:fú yóu,是一类原始而美丽的昆虫,体形较小或中等,细长,体壁柔软,幼期(稚虫)水生,成虫不进食,寿命短,一般只活几小时至数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说法。
介鳞夏食而冬蛰:王肃注:“介,甲虫也。”鳞,麟虫。介鳞,指龟鳖与鱼龙之类。蛰,动物冬眠期间不食、不动的潜伏状态。
龁吞者八窍而卵生:龁(hé)吞,不经咀嚼而吞咽。王肃注:“八窍,鸟属。”
龃嚼者九窍而胎生:王肃注:“九窍,人及兽属。”郑注《周礼》云:“九窍,谓阳窍七,阴窍二也。”龃嚼(原本左齿右爵),为“咀嚼”异体字。
无角无前齿者膏,无角无后齿者脂:王肃注:“《淮南》取此义曰:无角者膏而无前,有角者脂而无后。膏,豚(四库、同文本作‘豕’,当是。)属;而脂,羊属。无前、后,皆谓其(其,四库、同文本无)锐小者也。”膏、脂,指油脂,凝结为脂,液态为膏。
牝:“牝”字的本义是指鸟兽的雌性,与“牡”相对。牡,m,雄性。
诸:原无,据四库同文本补。
【译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