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家语·入官第二十一》(2)原文·注解·译文

(2020-02-24 09:29:53)
标签:

国学

教育

文化

【原文】
    君子以临官,所见则迩,故明不可蔽也;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所以治者约,故不用众而誉立。凡法象在内,故法不远而源泉不竭,是以天下积而本不寡。短长得其量,人志治而不乱政。德乎心,藏乎,形乎色,发乎声。若此,而身安誉至,民咸自治矣。是故临官不治则乱,乱生则争之者至争之至,又于乱
【注释】
所见则迩:王肃注:“所见迩,谓察于微也。”迩,近。
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王肃注:“所求者近,故不劳而得也。”
凡法象在内,故法不远而源泉不竭:王肃注:“法象近在于内,故不远而源泉不竭尽。”法象,指合于礼仪规范的仪表举止。
天下积而本不寡:王肃注:“言天下之事,皆积聚而成。如源泉之本,非徒不竭,乃不寡。”
贯:贯通,贯穿。
志: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引卢辩注云:“志者,心之府也。”
乱生则争之者至,争之至,又于乱:王肃注:“小乱则争,争之甚者,又大乱至矣。”
【译文】
    入仕的君子因为面临百官,所见到的事情就在身边,所以清楚得不可能掩饰;所追求的荣誉就在身边,所以毫不费力就能得到。因此,统治方式简约,才能不必动用太多官吏就能树立荣誉。大凡心存礼仪规范,那么礼仪规范就不会远离自己,同时,礼仪的源泉也就不会枯竭,这样,凭借天下万物都是积累而成的规律,礼仪之本不会减少。百官的优劣长短,都能得以准确度量,官员们励精图治,就不会乱政。将德性贯穿于心中,蕴藏于志中,呈现在表情中,生发在言语中。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安身官场又荣誉而至,老百姓都就能自我治理了。因此,面临百官,不加整治就会发生混乱,混乱发生了,争夺随之而来,争夺来了,又会陷入混乱。
【原文】
    明君必宽裕以容其民,慈爱优柔之,而民自得矣。
行者,政之始也说者,情之导也善政行易而民不怨言调说和则民不变。法在身则民象之,明在己则民之。若乃供己而不节则财利之生者微矣贪以不得,则善政必简矣以乱之,则善言必不听也;详以纳之,则规谏日至言之善者,在所日闻;行之善者,在所能为。故君上者,民之也,有司执政者,民之表也;迩臣便僻者,群仆之伦也。故仪不正则民失,表不端则百姓乱,迩臣便,则群臣污矣。是以人主不可不敬乎三伦。
【注释】
裕:同文本作“祐”。

优柔:宽舒从容。
行者,政之始也:王肃注:“行,为政始。言民从行不从言也。”行,执行政令。
说者,情之导也:王肃注:“言说者但导达其情。”
善政行易而民不怨:王肃注:“言善政,行简易而民无怨者也。”
言调说和则民不变:王肃注:“调,适也。言适于事,说和于民则不变。”
法在身则民象之:王肃注:“言法度常在身则民法之。”
显:显扬。
供己而不节,则财利之生者微矣:王肃注:“言自供不节于财,财不可供,生财之道微矣。”
贪以不得,则善政必简矣:王肃注:“言徒贪于不得财,善政则简略而不修也。”
苟:马虎,不严肃。
详以纳之,则规谏日至:王肃注:“纳善言也。”
言之善者,在所日闻:王肃注:“日闻善言,可行于今日也。”
仪:立木以示人谓之仪。也叫表、转为标准、准则、法度等。与下文“表”字义近。
迩臣便僻者,群仆之伦也:王肃注:“僻,宜为‘’,便辟,执事在君之左右者。伦,纪也,为众之纪。
迩臣便,则群臣污矣:便辟,巧佞的意思。原作“便僻”,据四库本改。此“便”与上句“便辟”不同义。污,奸邪,贪污。
伦:类。
【译文】贤明的君主一定会用宽宏大度的胸怀来容纳他的百姓,以慈爱宽舒从容的态度对待他们,那么百姓就会自得其乐。执行是为政的开始,言谈是感情的先导。好的政令容易执行而且百姓不会抱怨,言适于事,语和于民,老百姓就不会生变;自身遵守法度百姓就能效法;自身办事清明百姓就会发扬。如果自己的用度不加节俭,那么生财之道就会衰微;贪婪地追求却没有达到目的,那么好的政治举措也会被忽略而得不到贯彻。用混乱的方式马马虎虎地对待好的政治举措,即使好的言论也一定不会被听从;仔细审察,对于好的建议认真采纳,那么规劝进谏的人就会天天来。话语说得好,来自于他善于天天听闻,政令执行得好,来自于他能做到最好。所以说,君主是百姓的准则,各级官府的官吏是百姓的标准;侍御之臣是众臣的纲纪。所以说,准则不端正,人民就会放荡不羁;标准不端正,百姓就会生乱;
侍御之臣巧言善辩,群臣就会奸诈邪僻。因此,君主不可以不敬重这三个方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