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第十九》(2)原文·注释·译文

(2020-02-20 15:57:03)
标签:

国学

教育

文化

【原文】
    孔子为鲁司寇,见季康子,康子不悦。当为桓子非康子也。孔子又见之。
    宰予进曰:“昔予也常闻诸夫子曰‘
王公不我聘则弗动。’今夫子之于司寇也日少,而屈节数矣,不可以已乎?”孔子曰:“然,鲁国以众相陵、以兵相暴之日久矣,而有司不治,则将乱也。其聘我者,孰大于是哉?”
    鲁人闻之,曰:“圣人将治,何不先自远刑罚?”
自此之后,国无争者。孔子谓宰予曰:“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在于耳,故政事莫如应之。”
【注释】
季康子:王肃注:“当为桓子,非康子。”
于司寇也日少:王肃注:“谓在司寇官少日浅。”
屈节数矣:王肃注:“谓屈节数见于季孙。”数,shuò,多次,频繁。
其聘我者,孰大于是哉:王肃注:“言聘我使在官,其为治岂复可大于此者也。”
违山十里,蟪蛄之声,犹在于耳,故政事莫如应之:王肃注:“违,去也。蟪蛄,蛁蟟也。蛁蟟之声去山十里犹在于耳,以其鸣而不已,言政事须慎听之,然后行之者也。”蟪蛄,huì g,又名蛁蟟,dio liáo, 知了的一种。夏末。雄虫从早到晚鸣声不止。
【译文】
    孔子任鲁国司寇时,去见季康子,
季康子显得不高兴。孔子还去见他。
    宰予进前说:“以前宰予我经常从老师这儿听说:‘天子、诸侯不来聘请我,我就不会动身前往。’如今老师您任职司寇的时间不长,却屡次屈节,去见季康子,不去不行吗?”孔子说:“是说过这话,但是在鲁国,依仗人多欺侮别人、凭借武力残暴凌辱别人的现象,已经存在好久了,然而官吏不予治理,国家就会发生祸乱。这与聘我做官与否比起来,那件事情更重要呢?”
    鲁国人听说了孔子这番话,都说:“圣人将要出来治理国家了,我们为什么不先自动避免犯错误,以远离刑法处罚呢?”从此以后,鲁国不再发生争斗的事情。孔子对宰予说:“即使离山十里,知了的噪音,好像就在耳边一样,
所以,听政也是这个道理,没有比主动出击应对更重要的。

【原文】
   孔子兄子有孔篾者,与宓子贱偕仕。孔子往過孔篾,而問之曰:“自汝之仕,何得何亡?”对曰:“未有所得,而所亡者三。王事若龙学焉得习,是学不得明也;俸禄少,饘粥不及亲戚,是以骨肉益疏也;公事多急,不得吊死问疾,是朋友之道阙也。其所亡者三,即谓此也。” 孔子不悦。
   往过子贱,问如孔篾。对曰:“自来仕者无所亡,其有所得者三。始诵之,今得而行之,是学益明也;俸禄所供,被及亲戚,是骨肉益亲也;虽有公事,而兼以吊死问疾,是朋友笃也。”
    孔子喟然谓子贱曰:“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则子贱焉取此。”
【注释】
孔篾(miè),即孔忠,字子篾,孔子兄孟皮之子,系孔子弟子。
宓子贱:fú z jiàn,名不齐,字子贱,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王事若龙:王肃注:“龙,宜为詟,前后相因也。”詟,zhé, 前后因袭,不加改革。
学焉得习:王肃注:“言不得习学也。”
饘粥:zhn zhu ,亦作“ 饘鬻 ”,稀饭。
亲戚:内亲外戚。此处指父母兄弟。
若人:王肃注:“若人,犹言是人者也。”
鲁无君子者,则子贱焉取此:王肃注:“如鲁无君子者,此人安得而学之。言鲁有君子也。”
【译文】
    孔子兄有子叫孔篾的人,他与
宓子贱一起做官。孔子外出路过孔篾那里,问孔篾:“自从出仕以来,有何得失?”孔篾回答:“没有所得,却有三个所失。政事一件接着一件,以前学到的知识,怎能得到实践呢?因此,所学知识无法理解明白;获得的俸禄太少,稀粥都不够父母兄弟适用,因此,骨肉之情日加疏远;公务繁多有紧迫,没有时间去吊唁死者、探望病者,因此,朋友之情愈加缺失。我所说的三个所失,指的就是这些。”孔子听了很不高兴。
    路过
宓子贱那里,孔子问宓子贱如孔篾一样的问题。宓子贱回答道:“自从出仕以来,没有所失,却有三个所得。以前记诵学到的知识,现在有机会得以实践,因此,所学知识更加明白;把所得到的俸禄,分享给父母兄弟,因此,骨肉之情愈加亲密;即使公务再繁忙,也要兼顾到吊唁死者、探望病者,因此,朋友之情愈加深厚。
    孔子感慨地评价
宓子贱说:“真人君子啊!如果鲁国没有君子,那么宓子贱又是从哪儿学到这些君子品质的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