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12)原文·注释·译文
(2020-02-07 16:36:25)
标签:
国学文化 |
【原文】
孔子曰:“中人之情也,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逸,从欲则败。是故鞭朴之子,不从父之教;刑戮之民,不从君之令。此言疾之难忍,急之难行也。故君子不急断,不急制,使饮食有量,衣服有节,宫室有度,畜积有数,车器有限,所以防乱之原也。夫度量不可不明,是中人所由之令。”
【注释】
中人:平常人,一般人,中等人。
从:通“纵”,放纵。
鞭朴: bin
piáo ,亦作“
鞭扑 ”。 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令:王肃注:“教令之令。”
【注释】
从
令:王肃注:“教令之令。”
【译文】
平常人的常情是,财富富裕了就奢侈浪费,不足用酒节俭,没有法令禁止就恣意过度,没有制度限制就淫逸放荡,放纵欲望就会败亡。因此,用鞭子棍子抽打的子女,是不会服从父母管教的;用刑法惩罚的民众,是不会服从君主命令的。这话是说,速度过快会使他难以忍受,就与求成会使他难以执行。所以,君子不要急于决断,不要急于控制,使饮食有限量,衣服有节制,宫室有度量,积蓄有定数,车马器具有限制,这是防止祸乱的根本做法。法度衡量不可不明确,这样才是一般人所能够遵循的教令。
【原文】
孔子曰:“巧而好 度必攻;勇而好问必胜;智而好谋必成。以愚者反之。是以非其人,告之弗听;非其地,树之弗生。得其人,如聚砂而雨之;非其人,如会聋而鼓之。夫处重擅宠,专事妒贤,愚者之情也。位高则危,任重则崩,可立而待。”
【注释】
度:duó。揣度,推测。
攻:王肃注:“攻,坚。”
非其人:不是合适的人。此指不能胜任的人。
如聚砂而雨之:王肃注:“言立入也。”
【注释】
度:duó。揣度,推测。
攻:王肃注:“攻,坚。”
非其人:不是合适的人。此指不能胜任的人。
如聚砂而雨之:王肃注:“言立入也。”
【译文】
孔子说:“灵巧而有擅长揣摩的人,必定坚定;勇敢而有擅长请教的人,必定取胜;富有智慧而有擅长谋划的人,必定成功。愚蠢的人如此相反。因此,不能胜任其职的人,告诉他也不会听从;不适宜生长的土地,种上树也不活。获得胜任其职的人,如同向聚在一起的砂子上洒水一样容易吸取;不胜其职的人,如同集会聋子击鼓给他们听。那些身居重位,擅权宠信,独断专行,嫉妒贤能的人,是愚蠢之人的常情。这样的人,居于高位就会危险,委以重任就会垮台,这种情形,等不了多久就会看到。”
孔子说:“灵巧而有擅长揣摩的人,必定坚定;勇敢而有擅长请教的人,必定取胜;富有智慧而有擅长谋划的人,必定成功。愚蠢的人如此相反。因此,不能胜任其职的人,告诉他也不会听从;不适宜生长的土地,种上树也不活。获得胜任其职的人,如同向聚在一起的砂子上洒水一样容易吸取;不胜其职的人,如同集会聋子击鼓给他们听。那些身居重位,擅权宠信,独断专行,嫉妒贤能的人,是愚蠢之人的常情。这样的人,居于高位就会危险,委以重任就会垮台,这种情形,等不了多久就会看到。”
【原文】
孔子曰:“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君非民不治,民犯上则倾。是故君子不可不严也,小人不可不整一也。”
【译文】
孔子说:“没有水的 船不能行驶,进水的船又会沉没;君主没有百姓不能治理国家,民众犯上作乱国家又会倾覆。因而,君子不可不严肃认真,对小人不可不统一整治。”
孔子曰:“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君非民不治,民犯上则倾。是故君子不可不严也,小人不可不整一也。”
【译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