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走大半生,归来仍少年——略记在潢川师范的读书学习生活

(2025-03-18 10:16:01)

出走大半生,归来仍少年

——略记在潢川师范的读书学习生活

半壁心空/河南

 

我是1982年入潢川师范读书的,那是潢川师范第一届从初中毕业生招生,生源来自信阳南六县(潢川、商城、固始、淮滨、光山、新县),共四个班,每个班四十人。一班的班主任,现在记不清是谁了,二班班主任杨友清老师是我们的代数老师,三班班主任是教我们政治的李济华老师,我们班的班主任江保全是我们级段的体育老师。

 

初入潢师,我才十四岁,我小学是在生产队的复式班读的,一个班五个年级,我读了三年,就考上镇里的初中。为了上潢师,父亲托人改了我的年龄、身高和体重,不然进不了潢师读书。说实话,当年考上潢师,曾经在老家轰动一时,比现在考上北大清华还厉害得多。因为年龄小,我自身的生活能力很差,不会洗衣服、洗鞋子,甚至因个子小在食堂打饭都被人挤到一边,记得我们集体宿舍对面住的盛成凤老师就多次给我洗过衣服,还有院里住的几家老师的家属也帮我洗过。

 

我在班里座位号是32,所以同学们常常以32号来呼喊我。班长凌云、团支书王晔是两位老大哥,平时对我们很关心,同桌丁显荣学习比我刻苦的多,和我经常在一起玩的是住我下铺的许孔平同学和邻桌蔡凤琴同学,我们班固始籍同学最多,商城同学李建国、黄用海和新县同学胡良明他们成绩都很好,那时的我很敬佩他们,学习上也一直努力地向他们靠近。

 

当时我们住的寝室是大寝室,四个班的女生都住在里面,寝室长是三班的班长孙芳蕊,她个子比我高很多,每到夜晚十点,她就吆喝一声,要熄灯了,大家注意安静,一副老大姐的模样。每到这时,大部分同学都会钻进被窝入睡,也有少数勤奋的同学躲在被窝打手电筒偷着学习,或看课外书。我那时候喜欢从图书馆借书,学校规定一次只能借一本,因此我必须很快地读完,再借下一本,所以也在被窝里打手灯看,倒也读了很多中外名著大部头,这对我以后的写作起了启发和激发的作用。

 

我们的文选老师周颖学是我最崇拜的老师,也是最喜欢我的老师,他那时刚从河大毕业,课堂上洋洋洒洒、旁征博引,每堂课总是讲的激情澎湃,是全班同学的偶像。他常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里读,周老师也是在课堂上提问我最多的老师。除了他,提问我较多的就是教函数的杨友清老师了,他可不是因为我函数成绩好而提问,而是因为我常在他的课堂上睡觉而提问,不过好在我很机灵,知道自己头天晚上因为看课外书熬夜课堂上可能要打瞌睡,就把当天要学的东西先预习一遍,对于杨老师突然袭击勉强能应付过去,因此也没挨过他太多的批评。记得杨老师为了弄清我上课总是打瞌睡这个事,还在周末把我叫到他家里吃饭。他那时住在潢川人民医院后面的一个小院,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小花园,他的父亲是一位老红军,很和蔼,那天午饭很丰盛,但我却没吃饱。我一个农村娃,哪见过这样的场面和处所,在他家里不敢走动,更别说吃饭了。现在想来,那时的老师真好!

 

当年的红楼,我们上物理、化学实验课和音乐课才会去的。做实验对于我,比起写作文来难多了,好在我还能过关,没补考过,有不少数同学需要补考一两次才能通过,这也说明那时学校对我们的学习抓的很紧,老师们教课都非常认真,对我们很亲切但也很严格,每个同学学习都非常努力,力争上游。教物理的刘老师给我开过多次小灶,耐心地给我补课,至今我还记得他补课时的音容笑貌,这直接影响到我后来的教书育人工作,从刘老师身上我学会不厌其烦地教育孩子,耐心地教会孩子们要学的东西。那时的红楼,其实我是最不喜欢去的,但今天在我眼里,却那么亲切。

 

我最喜欢去的是图书馆,当年的图书管理员是一位高高瘦瘦的年轻人,后来成为我大学进修时的同班同学。每次去图书馆,我都跟他死打烂缠,想多借一本书,而他总是不肯。于是我就常拿同学的借阅证去借书,他眯着眼斜看我,却又不得不多借书给我。跟他做同学时,我因此也多次调侃他,笑骂他那时的不近人情,而他总是宽厚地笑笑。潢师图书馆不仅丰富了我的学习生活,对我人生的影响也很大。可以说,没有当年的博览群书,就没有今天的诗人半壁心空。

 

我还喜欢跑步,参加过学校的多次运动会,还拿过一次五千米和百米跨栏的奖项。早操后,在学校后面运动场上,我都会多跑几圈,然后坐在后湖边读书,主要是背古文、唐诗宋词之类,这也打下了我坚实的国学基础,为以后写作的引经据典埋下伏笔。黄昏之时,也会到湖边看着西天的晚霞发呆,懵懵懂懂的样子。毕业那年春天的一个傍晚在后湖边,我遇见同班同学Y,穿着浅灰拉链褂的他微笑着向我走来,稚气未脱的脸上自信而忧郁,至今让我刻骨铭心,只是他留给我的是一个永远的背影,毕业后我们再无交集,每每在夜晚梦见他,醒来时也总是泪流满面。这些年,我创作出很多优秀的诗歌,那些诗篇中或许都有他的影子。

 

我们班隔壁是八一级(八)班,因是清一色的男生被戏称为和尚班,每有漂亮女生路过八班,总有呼哨声、尖叫声不绝于耳。八一级是从高中生招来的,年龄比我们大多了,那时的我,根本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现在想来,可能是他们正值青春期,身体里荷尔蒙太多的缘故,亦或是班里没女生,就物以稀为贵。

 

我在潢师还加入了碧湖文学社,写过不少作品发在校报上,也在学校的墙报上也发过一些小诗,至于广播稿常写的是一些小散文。在文学社,我认识了许多爱好文学的老师和高年级、同年级、低年级的文友,像师兄杨晓民、师弟黄炜、师妹李海云及同届的同学梁振海、尹春宏等人,他们都给我留下了至深的印象。我们在一起谈文学、谈理想,但从不谈爱情,可能是那时的我们年龄尚小,都比较害羞,思想也很封建守旧。虽说与晓民、海云等失联多年,但春宏、振海、炜弟却是常联系的,无论现在他们走到哪里、年龄多大,在我眼里,都是永远的少年!

 

后来,好多人认为我读师范是错误的,为我感到遗憾,因为许多初中成绩不如我的同学读高中后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走进了大城市;可我不这样认为,三年的潢师读书时光,不仅让我学到了扎实的文化知识,还让我接触到许多

中外文学作品,更让我有了人生的方向和目标,以至于我把自己最后放在潢师对面定居。这样,我就可以在清晨、在黄昏、在夜晚面对着母校潢师,睹物思人。我告诉自己,这是我的潢师,也是我的亲人;这里记载着我的少女时代,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今生无论我走到哪里,总也走不出潢师的目光,走不出你的心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天的玉兰
后一篇:潢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