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县,我被一颗颗坚强的汉字反复击中》(组诗)
(2023-08-15 11:25:37)《在新县,我被一颗颗坚强的汉字反复击中》(组诗)
半壁心空/河南
一波波压过的,是豪情万丈
在新县,在烈士陵园,在红田
在红军战士的塑像前
我的双手握着两支利箭
想把曾经的血雨腥风射穿
用一方山水来记录那个年代
历史在这里风云变幻
年轻的生命投入到革命熔炉
英雄事迹被一腔热血浸染
新县贫瘠的土地上
处处大写着坚贞和勇敢
一层层剥开旧中国的灾难
就裸出一个个英雄容颜
吴焕先、叶成焕、韩明柱、官楚印……
就站在你身边
他们不惧威胁,怒对敌人
在狂风骤雨中摇旗呐喊
他们把自己种在故土
壮大新县翻身革命的火焰
在箭厂河乡,在列宁小学简陋教室里
抛头颅、洒热血
保家卫国、视死如归……
我被一颗颗坚强的汉字反复击中
它们给出新县的爱憎和新生
让这里的山水改头换面、脱胎换骨
唯独不忘恩负义
《在新县烈士陵园,我看见许多固体的青春》
在菊花和油茶盛开之际
我再次拜谒新县烈士陵园
普通的小山丘——白毛尖
有近百位红军首长和著名烈士
在这里长眠,为了翻身解放
他们舍身取义
让一片山川从雾霾里走出
铸起新中国的脊椎
走进纪念馆,在烈士生平事迹前
我看见峥嵘岁月的血与火
看见烈士焚烧地契、开仓分粮的英勇壮举
看见成群的雕像和他们固体的青春
一盏盏明灯,挂在记忆的隧道
供养着金戈铁马、战火连天
也让我一次次沿着烈士足迹
回望当年的暴风骤雨、多灾多难
如今那些烈士骨殖,已被陵园庄严收回
《将军故里》
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
一抹很普通的丘陵山地
盖上许世友将军的印迹
撑起新县头顶的日月星辰
这山水,名曰“将军故里”
在低矮的土房,破旧的陈设
寻找将军年轻的脚步
或者当年的一颗露珠、一声长啸
山风沉默,青竹沉默
只有那池清水还在荡漾着
站在将军墓前,我鞠躬致敬
仿佛看见将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英姿
当年的雄关漫道,似乎还在泥土里悲吟
而今天的我只有崇敬,没了眼泪
树木的叶子从枝头滑落
它们与将军融为一体
渗入这生死相依的土地
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前进,前进……
《列宁小学》
从吴氏宗祠转身为列宁小学
是一次锻铁成钢的过程
门口的两只石狮和一池荷花
配上吴焕先、吴立子、刘雅亭的名字
便竖起这前后两排
十间砖木结构房屋的海拔
一百三十多名学生
参加红军的有八十多人
其中六十多人献出年轻生命
十六岁女共产党员肖国清
被敌人活埋,也埋进更多活着的人心里
面对烈士塑像,我把一个党员的拳头攥紧
院内的广玉兰高大葱茏
多像当年学生们葱郁的青春
坐在简陋破旧的木课桌前
我读出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许多词汇
读出新县熊熊燃烧的革命火焰
在烈士陵园,请允许我哭出声来
在列宁小学,请允许我微笑着离开
《箭厂河记事》
箭厂河,在新县的土地上
以英雄命名,以红色扎根
箭厂河本身,就是一座灯塔
这里是黄麻起义发祥地之一
也是鄂豫皖第一个党小组建立地
有六千多名烈士为革命献身
我们永远记住吴焕先、石生财
程儒响、肖国清等人的大名
这里还走出共和国七位将军
油榨村就是闻名遐迩的将军村
鞠躬红田,我有阵阵心痛
参观列宁小学,瞬间又肃然起敬
在箭厂河,我把英雄的名字
粘贴在新县曾经的伤口上
看: 他们滚烫的热血
已把新中国的革命史染红
前一篇:《一棵被雷击倒的树》
后一篇:扫黄打非,用爱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