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二次稿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以及反思 |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泉河头小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小艇、船艄、船舱、保姆、祷告、哗笑、停泊、威尼斯、纵横交叉、操纵自如、手忙脚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小艇的主要性、小艇的构造特点、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
4、精读课文。体会为何小艇在威尼斯如此重要以及作者是如何写小艇的特点的?(领悟写法)分享读文,体会乘坐小艇的感受。(难点)
二、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联系下文或者实际生活解决生字词读音和解释
3、了解威尼斯的城市特色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们来欣赏几幅图片,认真观察图片,看看这座城市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
生:没有街道,没有汽车。到处都是河道和小船。
师:这是西方意大利的一座城市,威尼斯!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威尼斯,《威尼斯的小艇》(板书)
二、检查自学任务(读音)
小艇、船艄、船舱、保姆、祷告、哗笑、停泊、威尼斯
三、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些内容?
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的样子(构造特点)、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引导:
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有没有不同意见或者需要补充的;我们来看第()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谁能把这几个方面完整的说一遍?
评价:课文内容掌握的不错,那么回忆课前的图片为什么小艇成为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没有街道,全是河道)课文中用一个词形容河道——纵横交叉结合上下文理解是什么意思?纵横交错,形容河道很多,交织在一起。
四、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的样子的。
问:(ppt)图片展示小艇的样子,大家看后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艇的样子吗?(指名回答问题)
同学们说的很好,描写的很形象,现在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的样子的?谁来读读(指名朗读:读的一般但是要通顺的。)(PPT展示句子)
问:与你们描述的相比作者的描写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领悟写法)
既然这里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艇的长、窄、深的特点,不妨在我们的写作中也运用这样的修辞手法,积累下来!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段话。
过渡:这么独特的小艇不知道坐在里面会是什么感觉?你能通过读书加上自己的想象把乘坐小艇的感受介绍给大家吗?
如此有趣与美妙,你能美美的给大家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吗?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先初步了解了小艇身为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的一些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威尼斯小艇的其他内容。
六、布置作业
预习:熟读课文5、6自然段;尝试完成学习单。
七、板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
交通工具
小艇特点
船夫技术高超
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八、教学反思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泉河头小学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6自然段,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艇同威尼斯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重点)
3、领会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难点)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准备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4-6自然段,尝试完成学习单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威尼斯小艇的哪些内容?(交通工具、小艇的特点)构造有什么特点?(长、窄、深)
又长又窄的小艇,如果你驾驶小船在这样的河道上行走会怎样呢?(结合PPT图片)
二、品读第3自然段。
但是文中的船夫驾驶技术确十分的高超,你从哪些词语或者句子体会到的?(用直线勾画,并做上标记。)
这一处的描写有一种惊心动魄之感,你能否像体育比赛的主持人那样进行一次现场直播?自己先练一练。也可以同桌之间练一练。
下面咱们就来个体育节目主持人选拔赛,内容是:直播船夫如何驾驶小艇。
你的解说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恭喜你,你被聘用了!
(机械的记忆提不起学生的兴致,将课文背诵融于巧妙的比赛中,学生势必会跃跃欲试,大显身手。)
三、精读5、6自然段,了解小艇同威尼斯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船夫的高超技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就出来的,这与日常生活的频繁使用有脱不开的关系,快速浏览文章5-6自然段,看看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完善学习单,一会儿找同学汇报。
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调查表(学习单)
时间 |
人物 |
乘坐的交通工具 |
所做的事情 |
地点 |
白天 |
商人 |
小艇 |
做生意 |
沿河 |
白天 |
青年妇女 |
小艇 |
高声谈笑 |
|
白天 |
保姆、孩子 |
小艇 |
郊游 |
郊外 |
白天 |
老人全家 |
小艇 |
上教堂祷告 |
教堂 |
晚上 |
看戏的人们 |
小艇 |
哗笑和告别 |
回家 |
通过表格你发现什么?——小艇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青年妇女乘小艇干什么课文没说,同学们想一想,他们可能要去干嘛?(去看戏,走亲戚,购物…)
(提纲或表格能将内容简化,便于抓住重点,利于学生理解,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人们的生活、学习、劳动都离不开小艇,这是威尼斯的小艇给威尼斯带来的独特风情。
当小艇行驶在水面上时,威尼斯的水面上热闹非凡;当小艇休憩时,古老的威尼斯在柔柔的月光下沉沉入睡。使这个古老的城市变得更加迷人,更加美丽。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体会威尼斯的夜晚之美。
朗读展示:谁愿意为大家朗读威尼斯的夜晚之美?(声音是那么温柔,声调轻缓适度,语速恰到好处。)
让我们在轻柔的乐曲中感受月光下威尼斯的沉寂。(齐读)
(以读促悟,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朗读中品悟作者的情感和美景,加上配乐和图片更能让学生入情入境。)
四、体会写作手法
1、通读全文,想一想,从中学到了什么表达方法。(引导:文章写的如此充实和美妙仅仅是写小艇吗?)——还写了人们的活动和周围美丽的景物。
小结:作者把人们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景、物、人相互联系,使文章充满了生气。当然作者把各个部分描写的引人入胜,也和作者的细致观察和亲身体验是分不开的,这在我们的写作中能写出真情实感是分不开的。
2、小练笔
用一段话,写写家乡的某处景或者某个物,要写出特点来。
(练写—指读—点评—修改)
(学以致用,用本课所学的写作手法,用于实践,加深印象。)
五、课堂小结
回顾这节课,谈谈自己的想法、感受或者心情。
六、布置作业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威尼斯之夜》,比较与《威尼斯的小艇》在内容、写法上的异同。下节课我们共同分享交流。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