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教学设计
(2018-12-28 15:14:43)
标签:
公开课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图表数据 |
分类: 公开课 |
望江四中2018-2019第一学期公开课
教
学
设
计
执教人:曹立兵
组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设计人:曹立兵
一、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教材是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按照“获取信息——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发布——信息的存储”为主线;本课是对信息的加工内容;本节内容体现的课程内容标准是:(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2)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和基本特征。
采用图表方式分析数据、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地表达统计结果,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而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表格信息表达意图是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之一,是信息社会每个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通过本节利用图表工具软件处理表格信息,引导学生在图表处理、图文排版等操作使用方面,能够根据需求恰如其分地表达意图。
二、学生分析
对于表格加工软件的使用,几乎没有学生懂得图表处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对于根据图表呈现的分析结果用文字来加以组织,并形成丰富的报告形式,他们大多数缺乏问题分析、组织文字和设计制作的能力。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中提出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让学生们在经历完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利用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体会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表格加工与表达的基本流程。
能根据任务需求,利用图表来呈现表格的分析结果。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读出并挖掘表格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
2、过程方法目标
懂得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即从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图表展示等一系列环节的一般方法。
懂得多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并结合图表展示科学准确地得出合理的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作图表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评价数据的价值观及科学意识。
通过评价与鉴赏他人的作品,体验其创作思想,明了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案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习惯。
(二)内容分析
1、重点
如何利用合适的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以恰当的呈现效果(如图文混排、适当的图表类型、恰当的文本内容等)表达意图。
能在实践应用中归纳利用文本和图表的形式加工信息并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难点
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本、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
学会根据具体情况,在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并提炼思想方法。
(三)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讲解示范法、讨论法。
四、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一)新课引入
教学活动:
教师:展示两幅调查图片:“1999年—2003年青少年接触媒体情况图”和“青少年使用英特网的目的及变化趋势图”。
师生共同分析第一幅图片。
学生分析第二幅图片。
学生:观察并分析图表。
教师:可见图表具有以下特性:首先具有表达的准确性,对所示事物的内容、性质或数量等处的表达应该准确无误。第二是信息表达的可读性,即在图表认识中应该通俗易懂,尤其是用于大众传达的图表。第三是图表设计的艺术性,图表是通过视觉的传递来完成,必须考虑到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这也是区别于文字表达的艺术特性。
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表格表达信息、用表格分析数据,今天的一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第二部分内容用图表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活动目的:通过该图片的展示,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图表的积极性,对下面教学内容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新课学习
引言:图表是很有效的表现手法,它能非常直观地将数据分析的结果表示出来,它的特点是:“简单、直观、清晰、明了”。
教学活动:
(一)表格数据转换成图表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P52任务4,并分析图表;学生活动:学生观摩,并练习(教学时间:5分钟)
方法:1).选定数据源(部分数据的选定—Ctrl键的使用)
2).单击“图表向导”按钮
3).单击“完成”按钮
设疑:不同图表类型的用途?特点?
活动目的:紧扣教材,让学生亲身体会在Excel中插入图表,并了解插入图表的意义。设疑,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图表数据的转置
教师活动:任务5 P53——对任务4中产生的图表进行转置,得到一个反映各班各项评优指标成绩比较图表。学生活动:学生观摩并练习
方法:1).选定图表
2).单击“图表”工具栏上的“按列”按钮
活动目的:重点讲解对于同一组数据,我们如果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目标来审视和挖掘数据间的关系,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就是利用图表加工信息的价值所在。
(三)图表类型的灵活运用
教师活动:任务6 P53——将评优活动总成绩表中的数据用一个折线图来进行表达,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观摩并练习。
方法:
1).选定数据源
2).单击“图表向导”按钮,选择“图表类型”中的“折线图”
3).单击“完成”按钮
4).从图表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四)讨论分析
类型 |
具体用途 |
使用特点 |
柱形图 |
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 |
使用柱形图和条形图时,柱体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柱体本身。 |
条形图 |
同上 |
在说明文字较多时,用条形图表示更清晰,便于人们辨认。 |
线形图 |
也称折线图,按时间轴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 |
在某个时间段内,通过把若干个坐标点连接成一条折线,从中可以找到数据状态的改变。 |
饼形图 |
也称扇形图,适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 |
在饼形图中,同时使用数值与数据标识,可以使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更为清晰。 |
…… |
…… |
|
活动目的:重点针对不同的信息需求,应该用不同类型的图表,了解各种不同的图表具体的用途。
(五)任务探究
1.中学生使用手机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下面是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用途的一组数据调查统计,请用图表的形式呈现表格中所提及的各个项目数据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用文字加以说明,谈谈图表中所呈现出来的分析结果,及其你对目前中学生使用手机这一现状的看法?你觉得中学生是否有需要使用手机?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等问题。(柱形图)
中学生手机用途统计表(人)
手机用途 |
人数 |
便于与家长联系 |
615 |
发短信玩游戏 |
356 |
时尚的体现 |
20 |
2. 下面是我国2008年奥运会运动员获得奖牌数的一览表,请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各国之间奖牌数的变化趋势,并用简短的文字加以说明,从图表中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体育事业各与各国之间的对比情况,分析我国的成绩和不足,分析我国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及你自己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前景的看法。(折线图)
29届奥运会各国运动员获得奖牌数一览表(枚)
名次 |
国家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总数 |
1 |
中国 |
51 |
21 |
28 |
100 |
2 |
美国 |
36 |
38 |
36 |
110 |
3 |
俄罗斯 |
23 |
21 |
28 |
72 |
4 |
英国 |
19 |
13 |
15 |
47 |
5 |
德国 |
16 |
10 |
15 |
41 |
6 |
澳大利亚 |
14 |
15 |
17 |
46 |
7 |
韩国 |
13 |
10 |
8 |
31 |
8 |
日本 |
9 |
6 |
10 |
25 |
9 |
意大利 |
8 |
10 |
10 |
28 |
10 |
法国 |
7 |
16 |
17 |
40 |
拓展:
1.提供世界各国森林覆盖率数据如下 :
日本67%,韩国64%,挪威60%左右, 瑞典54%, 巴西50-60%,加拿大44%,德国30%,美国33%.法国27%,印度23%,中国16.5%。
2.请同学们对以上数据制作表格,并对数据加以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
五、教学总结
1、图表是将数据分析的结果表示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文本也是表达和组织信息的重要途径,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将主题内容表达得更加清晰和直观。
2、在现实生活中,利用表格来管理各种信息,并借助图表和文字相结合来呈现数据分析的结果已经是司空惯见的事情。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同学们能够掌握以上这种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利用所学的方法来分析数据和表达意图。
六、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