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2018-10-16 08:26:29)分类: 教学日志 |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
望江县第四中学·曹立兵
【课题名称】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教学目标】
通过专题研讨,深入探究信息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信息应用的价值。
结合案例,通过分组研讨,搜集、分析和概括典型例子,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学习重点】
【学习方法】
1.
2.
3.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分别观看两段录像,讨论和回答有关问题
(1)观看录像1:北京申奥成功——风雨不改的执着 北京申奥成功辉煌历程
让学生在观看录像1前,扮演不同角色。假设你是 “普通学生”、“厂商”、“投资商”、“国家队运动员”、“教师”、“农民”……,看完申奥成功的录像后,你能从中获取哪些有用信号?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讨论。
讨论得到的结论:信息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增值的。
(2.)观看录像:2.NBA常规赛中火箭队vs灰熊队视频短片。
观看录像后以抢答的形式参加有奖竟答;假设将会获得巨额奖金:1.刚才是哪两个队在NBA常规赛中进行比赛?
2.这两个队中出现了哪些NBA球星?
3.刚才那个视频短片中总共进了多少个球?
不是所有投篮都是投中的,所以,如果学生在观看的时候没有留心及时捕获在录像中出现的信息,就无法正确回答在录像播放完毕后才提出的问题。
这种思维活动是及时捕捉信息、分析判断的效率体现。
4.归纳概括从观看和讨论以上2则录像后得到的启示
设计意图说明:
(二)案例教学
1、认知冲突
有人说: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社会,我们正在信息高速公路行走,我们将要迎接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新时代。请问:信息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说:是的。
有诗为证:教师呈现——大约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李中在《碧云集·暮春怀古人》中留下“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佳句。(否定了“信息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所特有的”)
2. 浏览课本中提供的案例,如:“中华民族的优秀文献”“销售经验会”、“天气预报”,了解信息的表现形式、传播媒体、接收方式和作用。
让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每一个案例填写课本中的表1-1,在相应的位置上打勾。
下表为案例3的答案:
例子 |
信息表现形式 |
信息传播媒体 |
信息接收方式 |
信息的作用 |
天气预报 |
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等 |
报刊、电视、广播、网络…… |
视觉、听觉 |
形成印象、产生判断、引起行动 |
|
|
|
|
|
|
|
|
|
|
3.简单介绍信息的传播过程,及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
(三)合作探究
1.通过归纳与总结的方法一一介绍信息的几个基本特征。
2.案例呈现,信息的特征分析
·让学生阅读案例“销售经验会”后以抢答形式进行分析归纳,认识信息的传递性、可处理性、共享性等特征
·请熟悉《三国演义》的学生向全班讲述“蒋干盗书”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分析“信息特征”的兴趣更浓厚。了解信息具有:可处理性、真伪性、传递性等特征
·简单而具有鲜明特征的案例“迟来的象棋比赛通知”让学生很容易地分析出信息的“时效性”特征
3.师生共同归纳信息具备的基本特征
4.合理拓展
让学生在课后分组探究教材中关于信息的特征问题,让他们主动搜集和归纳例子,通过交流和展示深入理解信息的特征。
(四)小结
(五)拓展学习
布置课外学习与实践:
范围:家庭、社区、城镇、农村
时间:从课余时间到日常生活
方法:观察、记录、分析、整理、归纳,最后填写下表。
内容:通过实地考察或调查访问,了解人们的通讯方式、电信业务运作、社区通信设施、教学设施使用、同学上网、家庭上网、社区网民或者智能小区建设等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情况。
表1-3 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应用实例 |
产生的作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