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例浅析“情境式思维导图”小妙用
摘要:随着英语学科的发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都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来。其中思维导图慢慢的吸引了教师的视线,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情境式思维导图在单词学习、句型教学、语篇阅读及故事教学等教学环节中的妙用。
关键词:
情境式思维导图
“走进生活”
再现图文
配乐渲染
串编故事
引言: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记忆笔记,它能提高人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有助于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点,本文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设计情境式思维导图,并探讨情境式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其妙用。
英语教材的汇编都以话题为中心,而话题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有其特定的语言环境,语言必须和具体的情境结合在一起才有其特定的意义。有了情境,学生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并且印象深刻、掌握牢固。
思维导图中包含有互相联系、可联想的记忆链接,简洁而有效的关键词等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够强化记忆,帮助学生记忆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产生联想,激活学生的线型思维,达到情绪共鸣,培养学生根据一定的图形线索来“说”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或者是边感受边促进语言的实际运用;使学生在情境交融的思维导图模式中体验到真切的情感,而且还能促进对文本思想性的理解,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一.“走进生活”情境式
把学生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现实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对象,我从旁辅以语言的描绘,这片美丽的生活场景便鲜明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我在执教《PEP版小学英语》4B
Unit4 At
the farm Part B
Read and Write 时,由于学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向往,对农村孩子来说,农场也是他们所熟知的场所之一。在教学Post-reading环节我设计了如下场景。将所有的动物、水果和蔬菜都融入到一幅画中,用果树及蔬菜的大小,流向远方的小河以及河边的动物来表现物体的远近位置,学生就会轻松而自然的明白单词
“these”和“those”的区别。在此情境中让学生根据前几个环节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语言的输出和强化:These
are... / Those are... What are these / those ?
They are... Are these / those... ?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 则事半功倍,水到渠成。(见图1)

图1
在这种美妙而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学生自然的就会被你带入其中,跟着你一起“畅游玩闹”;这样的情景式思维导图不仅呈现了农场的美,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意识,整个课堂学生兴趣盎然;这样的思维导图能真正激活学生说的欲望,表达的欲望,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发现而习得的语言,记忆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
二.“再现图文”情境式
提纲式的图文组合是展示文本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用这种形式的思维导图再现课文情境,可以使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文本主要内容,并可根据图文组合的相关信息复述课文内容。我在执教《PEP版小学英语》6B Unit4
Then and now Part C
Story time时,文本的构思逻辑性及思想性都很强,主要是将三种时态柔和在一起,分别介绍了穴居人的饮食方式,现代人的饮食方式及未来人的生活方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前的模样,现在的模样以及未来将会是什么样的;多年以前人类和鲸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现在鲸的数量已不多了,号召我们要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将情感教育升华到了现实的高度。基于文本的逻辑性和思想性强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图文式”思维导图(见图2)。我利用图文及线型尖头的组合方式设计的“图文式”思维导图,提纲挈领,形象直观,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更容易把握课文,在导图的帮助下很快就能复述,而且会联想到更多保护地球及生态环境的措施,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图片2
三.“配乐渲染”情境式
音乐是一种美妙的语言,给人以细腻而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心领神会,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定的情境中。
在语篇教学中,我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将生词融入到句型中,通过句型的反复操练,整体感知语篇。配乐渲染式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将零散的单词融入于句型,将句型重新优化整合,浓缩为一幅美丽的图画,更可以通过音乐渲染语境,感染心境,使学生快速感知语篇,抓住重点内容,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我在执教《PEP版小学英语》5A Unit6
In a nature park Part B Read and write时,文本内容主要是用there be句型描述自然公园里有哪些景观,及其相应的位置。主要句型为There
is/are ... in the nature park. The... is/are
near/ next to/ in front of / behind /on the ...
在Pre-reading环节,我和学生自由交谈:Spring
is coming. The trees turn green and the flowers come out. The
nature park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视频播放春天里公园变化的动画,同时配上大自然神奇美妙的音乐,调动学生听觉、视觉感官,激发其学习新知的兴趣。创设情境后我便顺势说道:Let’s
go to the nature park.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nature park
? 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简笔画,我边画边描述:There
is / are ... in the nature park. 学生通过看、听、说等大量的语言输入,为后续环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拓展和延伸环节,我出示了自己设计的梦想中的自然公园,配上轻柔舒缓的音乐,伴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诵,描述自己的自然公园。(见图3)

图3
之后,我让学生用简笔画设计出自己梦想中的自然公园,并在各组选取代表配乐朗诵,描述自己设计的自然公园。这样的思维导图有整体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图文并茂且音乐轻柔舒缓的教学环境,能让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积极参加到眼看、耳听、口说、手画、动脑等多种器官并用的学习活动中,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极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力,从而自觉主动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并且能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促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翱翔。
四.“串编故事”情境式
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的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程度,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有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发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如我在执教《PEP版小学英语》5B Unit5
Whose dog is it? Part B Let’s learn时,本部分主要学习现在进行时的句型表达及动词的现在分词:climbing
/ eating / drinking / playing /jumping / sleeping.
我将这六个单词编进《Tortoise
and Rabbit have a running race》故事情节中,绘成一幅情境思维导图(见图4),发挥了神奇的教学效果。《Tortoise
and Rabbit have a running race》全英文式的讲解让学生对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充满了兴趣,让学生在我创设的情境中感知呈现的单词和句型所要表达的含义,更可以通过情境的体验了解句子所能运用的语境。

图4
比赛开始后,学生们发现乌龟跑得很慢,在攀爬(climbing)山丘时,一次次滚了下来,但它不改初衷,持之以恒。我带领学生一起给乌龟加油:“Tortoise
! Fighting! Climbing ! Climbing
!”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的呐喊,学生理解并操练了“climbing” 这一生词。跑得飞快的兔子自以为是,蹦蹦跳跳(jumping)的在路边玩耍(playing),一会儿又来到大树下休息,它吃吃草(eating),喝喝水(drinking),后来就睡大觉了(sleeping)。在运用故事情节呈现并学习这些单词之后,我指着这些动词,让学生进行句型表达, 操练现在进行时这一时态:The
rabbit is... / The tortoise is ... 骄傲的兔子在享乐中做着美梦,持之以恒的乌龟最终达到了终点,取得了胜利。我顺势引导,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Rabbit / Tortoise ?
我继而引导学生作答:Don’t
... 有的学生指着黑板上睡觉的兔子说道:Don’t
sleep / play / eat / drink. 有的学生指着冲到终点的乌龟说:Tortoise
! I’m proud of you !
在故事教学的情境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单词,理解并运用了单词,还通过我创设的这一故事情境操练了句型,最后在情境中对故事的主题思想进行了自主式的概括和总结,更使得情感得以升华。
综上所述,通过优化情境,设计情境式思维导图,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加上关键词和关键图像,储存、组织和优化信息,将各个板块围绕主线或关键词整合在一个情境中,实现板块功能的最大凸显,使学生在审美的乐趣中获得形象的感染、情感的体验、智慧的启迪,学习动机在其间不断强化,所有这些都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完美的统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