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段计费问题》教学反思

(2019-09-26 09:39:13)
标签:

教育

“分段计费”是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例题是坐出租车收费问题,这类题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降低教学难度,我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一、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段计费问题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坐过出租车,于是我讲解了出租车收费方法,先为本节课做铺垫,引出课题。通过介绍,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 “水费、电费、话费、车费”等实际问题,要利用“分段计费”的方法解决。本课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正确理解分析题目含义

教学中我发现,对于这类“生活中的较复杂的解决问题”,不同于以前学的解决问题,它有一定规律,也有难度。所以要先让学生读懂并理解题目中的每一句话含义,即将条件一一梳理,让学生尽可能地说每个条件所表示的意思,尝试用线段图、列法来帮助学生明确题意。

针对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我先让学生理解“不足 1千米要按1千米计算”,让学生通过举例来理解,如0.2千米按1千米计算,6.7千米按7千米计算,多举例理解,让学生感悟这句话的含义。其实就是后面要学的“进一法。接着我对3千米以内和超过3千米的含义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即一方面画线段图直观展示;另一方面,我引导学生采用列表法,展示每段收费情况为后面计算总价扫清障碍。

三、弄清界限,分段计算

针对分段计算的题目必须有耐心,一段一段的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必须要把握题目的界限,了解每一段之间的界限是多少。

四、引导理解第二种方法

本节课,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我将第二种方法交给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尝试带动其他学生理解,帮助他们将算式各部分的意义更清晰化。

本节课的例题在教学分段计费的计算方法时,用了足够的时间和多种手段,就是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从本节课的整体效果看,部分学生对稍复杂的“分段计费”问题掌握不太牢固(主要是分不清每段的“数量”及“收费标准”)后,在教会学生认真审题正确分析题意及数量关系上仍需多下功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