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胆碱(ACh)的合成释放以及发现

分类: 教学日志 |
乙酰胆碱
合成与存储:乙酰胆碱(ACh)主要在胆碱能神经末梢合成。ACh合成后进入囊泡内,并与ATP和囊泡蛋白共同存储。
释放: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钙离子进入末梢,促使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形成裂孔,囊泡内ACh以胞吐(exocytosis)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量子释放(quantum
release))。
代谢:ACh与突触后膜的受体作用后,主要是被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水解成胆碱和乙酸。
1921年Otto Loewi通过离体双蛙心灌流实验证明递质的存在。https://ss1.bdstatic.com/70cFvX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441801024,514272327&fm=26&gp=0.jpg
当刺激甲蛙心使迷走神经兴奋时,甲蛙心受到抑制,这时将甲蛙心的灌注液注入乙蛙心,则乙蛙心也表现出抑制。这就说明甲蛙心迷走神经兴奋时,必定释放出一种抑制性物质,才能使乙蛙心也受到抑制。
1926年Loewi初步确定其发现的迷走递质为乙酰胆碱。
1929年Henry
Dale(英)发现乙酰胆碱是动物机体内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与Loewi分享193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前一篇:气孔关闭的几种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