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摩诃摩耶》——有多少爱恋,经得起面部毁损的考验

(2021-01-19 21:22:56)
标签:

杂弹

分类: 谈艺论术
泰戈尔的短篇《摩诃摩耶》,是个有关爱恋的悲剧。
大意如下:印度婆罗门阶层的名门小姐摩诃摩耶与小户青年罗耆波有了情愫。私约当日,被她哥哥发现。她被嫁个一个即将死亡的老人,继而成了寡妇,被送上殉葬的火堆。然而,天降大雨,她侥幸逃了出来。她来到青年这里,一同私奔,只有一个要求,不能看自己的脸。后来,青年违背了诺言。她一声不响地离去,再也没有回来。
推波助澜这悲剧的,有面部毁损伤及其难以承受之重。

摩诃摩耶的脸被火焰毁得不轻,她的心理煎熬不小。
“多可怕啊!昔日熟悉的脸庞哪里去了?火葬堆的烈焰用它无情的贪馋的舌头舐净了摩诃摩耶左颊的美丽,留下的只有贪馋的残迹。”
看到她的脸,“罗耆波吃惊得动了一下么?一声含糊的叫声从他唇边溜了出来么?”
他的动静不大,可是,“摩诃摩耶惊醒了”。
——她在梦里,也是警醒和不安的!

摩诃摩耶的不安,早有明兆。
她一贯是静默的。刚逃出生天,带着烧伤的余痛,她说的话比以往多得多,“......罗耆波,我不是从前的我了;我完全变了。这些,只有我的心还是旧日的心。只要你提出,我还能回到火葬堆去。但是,你如果发誓永不拉开我的面幕,永不看我的脸,我就会在你家住下来。” 
当时当刻,罗耆波被乍死乍生刺激得发了狂,觉得“自己所没有的力量现在布满天地之间了。”
他顾不上深思,听不出这沉甸甸。
他答得热烈,却因迅疾显得轻飘:“在这儿住下吧,你爱怎么样都行。如果你离开我,我就会死了。”

轻易许下的诺言,容易破灭。
这破灭,却不能全怪老实人罗耆波。他的煎熬也不小。
他是要守信的。摩诃摩耶说过“你等着我吧”,那么,就算她上了火葬堆,“他决不能忽略这个要求。他请了一个月的假,可是如果需要的话,他可以请假两个月、三个月,甚至抛弃职业去讨饭,也要终身等待着她。”
可是,他不知道,他受不了“在一起之后”......
“罗耆波并不快乐。其实不过是一层薄薄的面幕隔开了他们。但这面幕却是永恒的,像死亡一样,甚至比死亡更令人痛苦;因为死亡造成的苦痛,在年深日久之后,由于绝望,还可以逐渐消失;而面幕造成的隔离,却时时刻刻在粉碎活生生的希望。”
“摩诃摩耶原来就有一个沉静的性格;而现在面幕里的那份沉静显得加倍令人难以忍受。她好像是生活在一幅死亡的幕后面。这沉寂的死亡,缠住罗耆波的生命,似乎每天都在使他的生命萎缩下去。他失去了从前认识的那个摩诃摩耶,同时这个披着面幕的人永远默默地坐在他身旁,不让他把少女时代的她给予他的甜蜜回忆珍藏供养。”
他在尽力,“这两个没有伴侣的孤独的人便这样在一起过了很久”,直到他做不到的那一天。

摩诃摩耶走,因为她还是那个摩诃摩耶。
罗耆波不了解摩诃摩耶,摩诃摩耶更了解罗耆波。
烧伤之前,她说过一句谶言,“我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我也不能希望一个男子在我眼前终身做囚犯。”
烧伤之后,很久了.....陪伴的罗耆波绝望到窒息;摩诃摩耶本人,从沉默到沉寂。
他忘了,她“像阳光那样宁静而光芒四射”的时候,“有着一副白昼光辉一样自由无畏的眼神。”
她离出走,只差一个契机;他送上了。
“她毫不留情地永别”。
“她沉默的怒火,给罗耆波的余生烙上了一道长长的瘢痕。”
她用怒火,灼他一道伤。这伤,总会结疤。之后,他还有长长的余生。

如果给这个故事配图,我想画:
一所铅灰半坍的神庙,一个金色伫立的背影,一挂静默无言的月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