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中后期易发生的虫害有哪些?

2024-10-16 17:45:55

           秋季中后期易发生的虫害有哪些?

        2024-10-15     来源:新植保网

    

    进入秋季中后期,对有些虫害的防治会有所放松,其实越是在秋末冬初,害虫的抗性越强,防治难度越大,因为这个时候抗性弱的会被天气淘汰,没有淘汰的就是比较强壮的个体,正在想办法危害或者准备越冬。

    【1】网蝽

    网蝽是半翅目网蝽科昆虫的统称,种类繁多。在国内分布广泛,喜欢生活在植被茂密的林间或灌木丛中,以植物的汁液为食。网蝽的成虫和若虫通常群集在叶片背面刺吸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会枯黄、青黑甚至坏死,造成树木提前落叶、生长中断,甚至死亡。

    网蝽科的昆虫对多种植物有害,比较常见的有梨树、海棠、桃、李、杏、法国梧桐等。网蝽的分泌物还会在叶片背面形成黑褐色的小液滴,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美观。

    防治方法:根施或者滴注防治,这类害虫防治时建议在7月实施。

    喷雾防治:“植茹”或者“广正”或者“淇林巴亚”+植大壮喷雾。由于虫体数量大,一般需要喷雾2-3次,喷雾均匀。

    说明:这类害虫个体很小,数量多,危害性很大,不要用手触摸,同时不让其飞到皮肤上,否则咬的很疼。

    【2】夜蛾

    夜蛾是一类在园林中常见的害虫,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例如斜纹夜蛾、淡剑夜蛾、草地贪夜蛾等。它们在园林植物上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幼虫咬食根茎部、叶片、花蕾、花及果实,导致植物生长受阻,轻则影响植物美观,重则造成植物死亡。

    夜蛾类害虫的发生规律通常是一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且食量大,尤其在789三个月危害最为严重。例如,斜纹夜蛾在长江流域多在78月大发生,黄河流域则多在89月大发生。它们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土缝、草丛等隐蔽处,夜间活动取食。由于天气温度的原因,在北方9月份或者10月上旬危害比较严重,请大家不要忽视。

    防治方法

    由于夜蛾的危害规律是昼伏夜出,建议防治时在傍晚时分。这类害虫抗性强,常规单一成分的药剂防治效果差一些。建议喷施复配制剂“银狄”防治,1瓶药剂兑水150-200斤傍晚喷雾。本药剂的死虫高峰期在8小时以后,所以看防效时不能着急。

   【3】介壳虫

    介壳虫是园林植物中常见的害虫,它们种类繁多,对植物的危害较大。秋季是介壳虫发生和危害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介壳虫有白蜡蚧、柿绵蚧、圆盾蚧、考氏白盾蚧、桑白盾蚧等。介壳虫主要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植物的枝干上吸食养分,或在果实和叶片上为害。严重时介壳密集重叠,导致被害植物发育受阻,树势衰弱,甚至枝条或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及时修剪掉冗余树枝、干枯枝、虫害严重果等,喷雾药剂:1瓶“齐伐”或者“淇轰”1套,兑水300斤喷雾,喷施均匀。

           

    【4】蛀干害虫

    秋季是蛀干害虫危害较为严重的时期,它们主要以幼虫在树木枝干内部取食,造成树木内部结构受损,影响树木的健康和生长,严重时甚至导致树木死亡。这个时期的蛀干害虫主要是天牛,由于9月份还是太牛的孵化高峰期,幼虫会从韧皮部逐渐蛀道到木质部,10月末至11月份陆续越冬。所以9-10月份还要注意幼虫的防治。

    防治方法:使用淇林“滴注套装”输液防治。使用“程攻套装”1套兑水30斤喷雾树干,不漏喷。

 

    【5】地下害虫

    秋季是地下害虫危害的高峰期,它们主要生活在土壤中,危害植物的地下部分,如根部、块茎等。常见的地下害虫包括蛴螬(金龟子幼虫)、蝼蛄、金针虫、地老虎、根蛆等。

    防治方法:撒施迪虫菁颗粒剂或者程伐,每亩撒施2-3袋,然后浇水。使用“齐伐”1+“银狄”1瓶,兑水300斤,喷淋1亩地。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