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黄杨大面积发生枝枯,其实真凶是“它”!

2024-09-07 15:06:48

           近期黄杨大面积发生枝枯,其实真凶是“它”!

                  2024-9-6    来源:新植保网

    

    立秋后,不少养护单位反馈黄杨枝条出现干枯且造成大面积死亡的情况,经淇林技术人员现场查看确认是黄杨炭疽病发生严重后侵染枝干形成轮纹坏死斑引起的,今天就针对近期养护单位反馈较多的此类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黄杨炭疽病的发生特点和防治策略。

    黄杨炭疽病的发生特点

    炭疽病是黄杨的主要病害,发生初期在黄杨叶片上形成大量斑点性危害,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吸收代谢,发生严重时导致叶片枯黄脱落,并快速向枝干侵染蔓延,在枝干上形成点片状的侵染斑块,当病斑侵染枝干一周,输导组织被完全切断,病部以上的黄杨枝叶因缺水开始由上向下萎蔫枯死,病害继续向下发展,导致整枝叶片失水枯黄,枝干死亡。

  

    黄杨炭疽病的流行条件

    炭疽病属真菌性病害,传染性很强;土壤板结、通风不良、空气湿度大、地势低洼积水、施肥不当、长势衰弱都更容易感病。今年多地雨水充足,给炭疽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导致其大面积爆发,炭疽病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1-28,随着立秋后气温逐步降低,炭疽病将引来发生高峰期。

 

 

    综合防治方案

    1, 加强养护管理

     通过适当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根部积水,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建议撒施有机无机复混肥+微生物菌肥培田+勿埂田,不但可以给植株补充大量元素,还可以补充有机质,改善土壤团粒结构,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从而给植株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条件,增强植株的长势和抗病能力;针对往年炭疽病高发区域可喷施50%多· 锰锌500倍液或20%二氯异氰尿酸钠1500倍液进行提前预防。

    2、化学防治及复壮处理

    发生初期  发现叶片上有炭疽病病斑后要及时喷药防治,避免发生严重后蔓延到枝条上引起黄杨大面积死亡,建议使用仕勋1000倍液+岁语600倍液均匀喷施叶片和枝条,间隔5-7天再喷施1次,可控制病害蔓延传播,同时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对涝害、病害、干旱等不良条件下的耐受能力,还可以防止其它叶部和枝干病害。

 

    发生严重  针对顶部已经干枯的枝条先进行适度修剪,针对已经完全干枯的枝条拔除并集中处理,及时使用田钧1000倍液+植大壮600倍液+稼程800倍液对叶片、枝条进行均匀喷施,同时对根基部进行均匀喷淋,间隔5-7天再使用1次,连续使用2-3次,可控制病情不再发展蔓延。

    复壮处理  控制住炭疽病蔓延后建议对黄杨进行复壮处理,可每亩地使用培田20公斤+勿埂田20公斤进行均匀撒施,再使用良利1000倍液+岁源1500倍液+稼程1500倍液对土壤进行喷淋处理,间隔15-20天再使用1次,可促进黄杨长势逐渐恢复,逐步提升景观效果。

    温馨提示 

    近几年黄杨枝枯病发生较为普遍,由于导致黄杨枝枯病的原因有很多,如严重干旱、涝害、大叶黄杨窄吉丁虫、根天牛、地下害虫、炭疽病、茎基腐病、白绢病、根腐病等,建议园林单位要加强养护管理,发现枝枯现象后在园林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防治工作,避免错过最佳防治时机,造成较大损失。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