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豆振兴需要培育好种子

(2022-07-08 09:09:47)
分类: 农技杂谈

                   大豆振兴需要培育好种子  
                   2022-7-8   来源:光明网 

  2021年,中国大豆的年产量比2020年下降了16.4%,为1640万吨,播种面积为1.26亿亩,较2020年减少2200万亩。同时,2021年中国大豆进口9000多万吨,2020年进口约1亿吨。 

  这些数据反映的是,中国对大豆的消费大部分依靠进口。不过,中国消费大豆有一个显著特点,国产大豆用来满足食用消费需求,包括制作豆腐和各种豆制品,进口大豆主要用于提炼食用植物油(豆油)和畜牧业饲料蛋白(豆粕)。 

  尽管在食用上主要依靠国产大豆,但在大豆植物油和畜牧业饲料蛋白上如果全靠进口大豆,有可能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出让给他人。因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未来将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让 “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 

  中国国产大豆产量不足,必然要靠进口来代替。为了减少进口,就必须增加国产大豆产量。提高大豆产量有一系列国家大豆战略,包括增加大豆播种面积,加强大豆育种、提高单产等。《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提出,从2022年起,随着国家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预计国内大豆面积有望达到1.4亿亩以上,总产达到2000万吨。 

  限于中国土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小麦和玉米,种植大豆的面积有限,因此需要采用其他方式提高大豆产量,而单位面积上的大豆增产是最佳方式。为此,研发优质高产的大豆种子是一个首要因素。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规划,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打好种业翻身仗的行动方案,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种业重大突破。在种质资源方面,不仅要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还要建立畜禽种质资源库和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等。因此,培育大豆的优质高产种子也是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的一个内容。 

  大豆育种更应当瞄准国际高精尖发展的水平,以求取得点突破,从而进入面突破和系列突破。历史地看,国际种业发展有4个阶段,驯化选择是1.0时代,常规育种是2.0时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是3.0时代,智能化育种是4.0时代。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育种4.0时代,中国仍处在以杂交选育和分子技术辅助选育为主的2.0时代至3.0时代,因此中国需要从3.0时代进入到4.0时代以培育大豆种子。这就需要利用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研发新的高质优产的大豆种子,实际上也就是需要采用高精尖的新型生物育种技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