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蓝褐腐病识别与防治

(2022-04-16 18:15:41)
分类: 防治病虫兽害
                  甘蓝褐腐病识别与防治
               2022-4-16       黑土于的博客

    紫甘蓝、结球甘蓝褐腐病,保护地或露地全生育期普遍发生,苗期常造成大批死亡。病株差异很大,一般10%~30%,重病地块80%~100%,显著影响紫甘蓝产量与质量。
    一、发病症状
    此病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以苗期发病普遍而严重,常造成大片死苗。病菌主要侵染植株根茎部,使病部变褐。多数病苗染病后根茎略缢缩,沿病部向上下发展使根茎和幼根变褐坏死而腐烂。空气潮湿病部产生较稀疏灰白色蛛丝状物。空气干燥时,病部表皮多与维管束组织分离脱落,植株叶片萎焉下垂,最后干枯死亡。成株期发病,多造成根部和根茎褐色腐烂,同时基部叶柄呈灰褐色至紫褐色坏死腐烂,终使植株萎焉死亡。
    二、病原菌
    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类真菌。有性态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门真菌。病菌形态特征参见白菜褐腐病。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可在土中存活2~3年。菌核萌发产生菌丝直接接触寄主根茎部或基部叶柄,形成初次侵染,借雨水、浇水、农具和带菌的肥料及土壤传播蔓延。病菌6~40均可生长,以20~30为宜,土壤潮湿,或有自由水时,适宜发病。田间湿度大、较长时间积水、土壤板结、栽植过深、培土过湿过多,或施用未腐熟农家肥发病较重。
    四、防治方法
    防治该病害要注意综合防治各个生长时期。
    1、首先要对苗床处理,旧苗床宜进行药剂处理,可选用1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或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9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每亩3~5千克,拌细土40~60千克,拌匀后均匀撒于苗床表面,留少量药土播种后盖种。也可用45%噻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5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0%苯噻氰乳油1200倍液、5%井冈霉素1500倍液、72.2%霜霉威液剂600倍液喷淋苗床
    2、施用腐熟有机肥,选用无病土育苗,播种深浅适宜,覆土不宜过厚。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结合中耕培土,摘除基部病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