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绵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9-06-07 09:30:09)分类: 防治病虫兽害 |
本网讯(张霁月)
稻田水绵 产生的原因
水稻磷肥表施,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较多的情况下、土壤过于肥沃、造成水稻水体富营养化,青苔或藻类大量繁殖。
水稻田长期灌水不排,水体质量差,水质不清洁、大量青苔发生繁殖。
水绵对稻苗危害
水绵不仅与水稻争肥,水绵附在水稻的植株上,造成植株表面潮湿,妨碍植株的通透性,呼吸不畅,易引起水稻烂秧和叶鞘腐败病等。
水绵危害使水稻的根部因气体交换不良,产生硫化氢、沼气毒害水稻,使根部发黑,烂根等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水稻分蘖和根部吸收功能和生长发育,
还会降低水温和地、泥温,与水稻争夺养分,影响水稻分蘖,降低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水绵防治措施:
1.减少磷肥的施入量,特别是“老稻田”,底肥纯磷含量18-20(磷酸二铵100-120公斤)即可。
2.底肥(基肥)中添加200克典微或2kg益领3-4公斤(可以减少30公斤化肥用量),从根本上解决磷肥过量问题。
3.要做到勤排勤灌,适当排水晒田,让青苔脱水枯死,这样可以减少青苔的发生。
4.施用铜制剂:(7天会反复)
注:硫酸铜是防治稻田水绵的常用药剂,
使用不当可能杀灭效果不佳,
用量过大时还可能对水稻产生药害。
西草净(有药害,不建议用)
5.杀菌剂(最佳方案)
三苯基乙酸锡)
可湿性粉剂+200克典微或2kg益领,拌土或拌肥撒施防除水绵、青苔。
三苯基氢氧化锡)+500ml典微或500ml稻辰菌剂,呲溜或者喷施,速效+长效一次性解决“水绵青苔”问题
注:
“化学除绵”添加菌剂,可以防止对水稻秧苗的抑制,并且“排毒”,分解残体,“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