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豆根绒粉蚧识别与防治

(2019-03-30 05:48:28)
分类: 防治病虫兽害


              大豆根绒粉蚧识别与防治
         2016-3-31    黑土农技网   玄武星

   大豆根绒粉蚧害虫是黑龙江省中北部市县新发生的一种大豆虫害,在北安、克山、拜泉、海伦等地大豆田发生比较多。
   一、为害症状
   大豆根绒粉蚧以成虫、若虫刺吸大豆茎部及叶片,严重影响豆株的生长发育。受害大豆,植株矮小,叶片皱缩、干枯,茎秆发脆,拨动时易从近地面折断,停止生长,不能正常结荚。发生早而严重地块,大豆还没有出土,在黄花蒿、荠菜、蓟菜、葶苈、皱叶酸模、稗草等杂草上已布满大豆根绒粉蚧红色若虫,最多的每株达2000多头。拨开正要拱土的大豆幼苗平均每株有低龄若虫20-30头,最多达100多头,布满大豆子叶、茎秆及刚出土的两片真叶,密度大、数量多。

     大豆根绒粉蚧识别与防治
        大豆根绒粉蚧害症状
   二、形态特征
   大豆根绒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成虫体长3.5—4.0毫米,椭圆形,体表附生白色长绒和蜡粉,因而抗药性较强,较难防治。初孵若虫红色,体长不足1毫米,腹部末端有两条较长的白色蜡毛。

大豆根绒粉蚧识别与防治
       大豆根绒粉蚧成虫
    三、发生规律
    大豆根绒粉蚧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三代,以卵囊在土壤中或附于大豆根茎部越冬。 第一代主要为害小蓟小旋花等杂草。第二、三代为害大豆。大豆根绒粉蚧大多在豆苗刚刚出土时发生。大多集中在田间杂草及土壤中,且往往田边地头杂草上虫量并不是很大,越往大豆田的深处调查虫量越多。各地务必要深入田间,仔细查田,特别是前几年曾发生过大豆根绒粉蚧的市县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上年发生过的地块,仔细调查田间杂草、豆苗,发现大豆根绒粉蚧及时指导防治,确保大豆幼苗安全。
    四、防治方法
    1、采用低茬收割,耕翻整地,减少大豆根绒粉蚧在田间的越冬基数。
    2、实行轮作换茬,使大豆根绒粉蚧失去寄主而使其消灭。
    3、及时铲除出苗期田间杂草,消灭虫源。
    4、喷药以内吸型药剂为主,在害虫尚未形成蜡质保护层的一龄若虫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低龄若虫体表绒粉尚未形成,是防治最佳时期,推荐使用3%啶虫脒乳油每亩50毫升,隔7天打一次药,视发生情况连续喷药2-3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