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薇绒蚧识别与防治

(2019-03-24 07:19:55)
分类: 防治病虫兽害


        紫薇绒蚧识别与防治
     2015-8-19  黑土农技网  玄武星
   
    紫薇绒蚧(拉丁学名 Eriococcus legerstroemiae Kuwana)  属同翅目绒蚧科,危害紫薇、石榴等花木。。绒蚧在中国许多地区均有发生,尤其在华北、华中地区,已成为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
    一、形态特征
    雌成虫扁平,椭圆形,长约2-3毫米,暗紫红色,老熟时外包白色绒质蚧壳。雄成虫体长约0.3毫米,翅展约l毫米,紫红色。卵呈卵圆形,紫红色,长约0.25毫米。若虫椭圆形,紫红色,虫体周缘有刺突。雄蛹紫褐色,长卵圆形,外包以袋状绒质白色茧。

    紫薇绒蚧识别与防治     紫薇绒蚧识别与防治
            紫薇绒蚧1                                紫薇绒蚧2
    二、危害特点
    紫薇绒蚧主要以若虫、雌成虫聚集于小枝叶片主脉基部,或芽腋、嫩梢、枝干等部位刺吸汁液为害,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常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而且其分泌的大量蜜露会诱发严重的煤污病,会导致叶片、小枝呈黑色,失去观赏价值。虫口密度大时枝叶发黑,叶子早落,开花不正常,甚至全株枯死。
    三、发生规律
    该虫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一年发生2-4代,以卵或若虫越冬,绒蚧越冬虫态有受精雌虫、2龄若虫或卵等,各地不尽相同;通常是在枝干的裂缝内越冬。每年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以及8中下旬至9月份为若虫孵化盛期,绒蚧在温暖高湿环境下繁殖快,干热对它的发育不利。
    四、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病原流人,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虫能力,保持通风、透光,避免植株密度过大。
    2、结合早春或冬季整形修剪,清除虫害危害严重、带有越冬虫态的枝条,集中烧毁。虫口数量小时,可进行人工刮除。
    3、药剂防治。冬季喷施10-15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1-3次,消灭越冬代雌虫;发芽前,喷施3-5度石硫合剂或3-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代若虫;若虫是防治关键,首先对出土的初孵若虫,早春在树根周围土面喷撒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抓住孵化盛期介壳尚未增厚,药剂容易渗透的关键时期,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选用40%氧化乐果乳剂,80%敌敌畏乳剂,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剂1000-1500涪液均匀喷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