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农大豆新品种简介(1)
2014-2-17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大豆合农59简介
特征特性: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85厘米,秆强不倒伏,有分枝,节间短;结荚密,三、四粒荚多,订顶荚丰满;花白色,叶披针形,荚熟黄褐色,弯镰形,茸毛灰白色;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黄色;百粒重17-18g,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3天,需≥10活动积温2205.8;接种鉴定中抗大豆灰斑病。
产量表现:平均公顷产量2627公斤,较对照品种宝丰7号平均增产10.4%;较对照品种合丰51号平均增产12.5%。
栽培要点:该品种适垄作栽培,要求选择中等肥力的地块,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公顷施二铵150公斤,尿素25-30公斤,钾肥50-60公斤。适宜种植密度为公顷30-35万株,播种量为公顷65-70kg。在黑龙江省一般五月上中旬播种,九月中旬成熟。
适应区域:该品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宝丰7号、北丰9号、合丰35、40、51号、绥农11、15号等种植区域均可种植)及内蒙古自治区呼盟和吉林省的东部山区、半山区等地种植。
二、大豆新品种合农60号
高脂肪耐密植大豆新品种合农60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合农60号(原代号合交98-1667),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以北丰11为母本、美国矮秆品种Hobbit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10年初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1特征特性合农60号为有限结荚习性,常规垄作栽培株高40~50厘米,窄行密植栽培株高65~70厘米,有多个小分枝,白花,尖叶,棕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棕褐色。籽粒圆形,种皮、种脐黄色,有光泽,百粒重17~20克。蛋白质含量38.47%,脂肪含量22.25%。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生育日数117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90左右。
2产量表现2007—2008年黑龙江省9点次区域试验(45厘米垄距双条播)平均亩产240.6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70厘米垄距双条播)增产24.3%;2009年黑龙江省12点次生产试验(45厘米垄距双条播)平均亩产260.7公斤,较对照品种合丰50(70厘米垄距双条播)增产25.3%。
3栽培技术...
三、大豆合农61号简介(来源:中国种业商务网)
审定编号:国审豆2010001
品种名称:合农61号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品种来源:北丰11号/合97-793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21天,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8.3厘米,主茎16.2节,有效分枝0.4个,底荚高度15.3厘米,单株有效荚数35.3个,单株粒数84.4粒,单株粒重19.2克,百粒重20.8克。披针叶,白花,灰白毛。籽粒圆形,种皮黄色,黄脐。接种鉴定,中感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花叶病毒病3号株系,中抗灰斑病。粗蛋白含量38.69%,粗脂肪含量20.76%。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6.7千克,比对照绥农14增产8.2%(极显著);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198.0千克,比对照增产12.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7.4千克,比对照增产10.4%。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8.5千克,比对照增产9.2%。
栽培技术要点:5月上中旬播种,适宜65~70厘米垄上双条精量点播,每亩种植密度1.7~2.0万株,亩施磷酸二铵10千克,钾肥4~5千克,尿素2~3千克,开花结荚期叶面喷肥1~2次。注意防治大豆食心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第二积温带、吉林蛟河和敦化地区、内蒙古兴安盟地区、新疆昌吉和新源地区春播种植。
四、大豆合农62简介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利用北丰11作母本与父本高产、多分枝、广适应和耐瘠薄大豆品种合丰41配制杂交组合,按既定育种目标要求,经过多年对后代的连续定向选择与试验,利用先进的品质分析和抗病鉴定等方法,选育出高产、抗病、多分枝和耐瘠薄的大豆新品种合农62,
适合白浆土栽培。白浆土是三江平原地区的主要低产土壤之一,全区总面积196万hm2,占土地面积的19%,其中白浆土耕地面积88.4万hm2,占总耕地面积25.4%,而白浆土上主要种植作物是大豆,所以积极选育耐瘠薄、适宜白浆土地上种植的大豆新品种对提高三江平原地区的大豆产量很有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