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麦雪腐病识别与防治

(2019-03-03 09:14:46)
分类: 防治病虫兽害


       小麦雪腐病识别与防治
     黑土农技网  玄武星  2013-12-11

   雪腐病就是危害冬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冬末春初,冬小麦刚返青时,积雪较多的地区由于雪腐病的发生,造成麦苗成条成块枯萎,直接影响产量。小麦雪腐病在新疆发生较重,是伊犁冬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黑龙江省试种的冬小麦也有雪腐病发生。
    一、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小麦幼苗的根、叶鞘和叶片,一般易发生在有雪覆盖或刚刚融化的麦田。病株上初生浅绿色水渍状病斑,布满灰白色松软霉层,后产生大量黑褐色的菌核。病部组织腐烂,病叶极易破碎。
    小麦雪腐病识别与防治
      小麦雪腐病 1为害麦苗症状

    小麦雪腐病识别与防治
      小麦雪腐病 2为害麦苗田间症状
   
    二、病原物
    病原是淡红或肉孢核瑚菌(Typhula incarnata),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菌核球形至扁球形,初红褐色,后变为黑褐色。大小0.5~3.0×0.5~2.5(mm)。每个菌核能产生1个子实体,个别产生4个。子实体柄细长,有毛,基部膨大。担子棍棒状,顶生担子梗4个,上生担孢子。担孢子顶端圆,基部尖,稍弯, 无色,大小6~14×3~6(um)。此外T.ishikariensis、T.idahoensis、T.graminum也可引起雪腐病。代丽婷等人2011年和2012年4月在黑龙江省9个地区采集的冬小麦病害,鉴定为无性菌类的雪腐格氏霉(Gerlachia nivalis (Ces. ex Sacc.)W.Gams etE.Mull)侵染引起的红色雪腐病,发生在“东农冬麦1号”品种上。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生活。病菌腐生能力差,只能以寄生状态和休眠状态存活。秋季土壤高湿度、土壤温度2~10时,为主要感染期,菌核萌发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从根或根颈及叶和叶鞘处侵入,菌核也可直接萌发产生菌丝侵染麦苗,并蔓延为害。直至雪层下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才暂时停止蔓延。早春从积雪融化起病菌继续为害,小麦返青后,症状最为典型和明显,此时病部产生明显的菌丝层和菌核。当温度上升到1 5以上时,病菌便停止为害,并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夏。冬季积雪时间长,土壤不结冻,土温0左右易发病,连作地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1、轮作或与玉米、胡麻、瓜类等作物倒茬。这里的轮作不是寄主作物和非寄主作物的轮作,而是冬小麦与春小麦的轮作。将冬小麦改为春小麦,可避开冬季积雪这个发病有利条件,而且好的春小麦品种产量并不低于冬小麦。豆类作物可降低土壤中菌核的存活力,因此,倒茬尤其是与豆类作物倒茬有很好的减少菌源效果。
    2、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宜浇水后播种,播种不能过早也不能过迟,注意适期播种。冬灌时间不宜过迟,以防积雪后致土壤湿度过大。积雪融化后要及时做好开沟排水和春耙工作。收获后深翻。
    3、药剂拌种,用40%多菌灵超微可湿粉按种子重量0.3%拌种,防效可达90%以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