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曲霉病识别与防治
黑土农技网 玄武星 2012-4-14
蒜头(大蒜鳞茎)在贮藏调运期间常发生曲霉病,造成蒜头腐烂和污损,降低商品价值及食用价值。
一、发病症状
主要危害鳞茎,初期1个或几个蒜瓣发病,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体,蒜瓣腐烂。后期蒜头变成空包,病蒜瓣完全充满黑粉,鳞皮破裂后散出黑色粉末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极似黑粉病的症状,最终整个蒜头干腐。

图片:大蒜曲霉病
二、病原物
病原是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PDA培养基上产生白色至浅黄色菌丛,在查彼克培养基上菌丛白色,疏松,气生菌丝白色,上生很多头状黑色分生孢子头;分生孢子梗无色,有时端部呈浅褐色,从菌丝体伸出;分生孢子暗色至黑色,球形,串生;泡囊球形或近球形,大小60~82微米,泡囊产生梗基或只生一层瓶梗。
三、发病规律
病原以菌丝体在土壤、病残体等多种基物上存活和越冬。第2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从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高温高湿、土壤温湿度变化激烈或有湿气滞留易发病。蒜头剪头过早,留梗过低的发生较多。居民通常贮蒜时,将蒜头连梗带叶编成“蒜瓣子”,此病很少发生。但因外贸需要,往往将蒜头剪下贮运,此病就大量增加,而且贮运期越长,患病蒜头越多,一般白皮蒜比褐皮蒜、紫皮蒜易感病。
四、防治方法
1、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kg,兑细干土50kg,充分混匀后撒在蒜头基部,杀菌护蒜。
2、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视病情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使用百菌清时,采前7天停止用药。
3、当大蒜叶片变为灰绿色,底叶枯黄脱落,蒜头基本长成时,就应适时收获。收蒜时不要磕碰,以免蒜皮、蒜瓣受伤。收获后及时清病除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晾晒2一3天,茎叶失绿并干燥后,即可编辫。淘汰受伤、生虫、发霉、污损的蒜头,按蒜头大小分别编辫,晾晒蒜辫,充分干燥后挂在蒜棚内。在蒜棚内注意遮阳、防雨、防潮、防热和通风。气温下降,可运至贮藏室内,室温0上下,注意通风,防止温度过高而受热,并要防止低温冻害。用堆藏法贮藏时应在蒜头晒干后,留茬2一3厘米,剪去假茎,在贮藏室内堆贮或贮放于容器中,也要保持通风和低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