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蚜识别与防治
 (2019-02-01 16:05:31)
	
			
					(2019-02-01 16:05:31)		| 分类: 防治病虫兽害 | 
 
 
  葱蚜主要危害韭菜、野蒜、葱和洋葱等葱蒜类蔬菜。主要分布于北京、四川、台湾、贵州、云南、山西等省(市),是葱类蔬菜的常见害虫之一。常见的有葱小瘤蚜、台湾韭蚜等。
 
  葱蚜分类归同翅目蚜科。
成虫:无翅孤雌蚜体长1.7-2毫米,宽1.2毫米,体卵圆形黑色或黑褐色,头部、前胸黑色,中胸、后胸具黑缘斑,腹部色浅,第6节有中断横带,第7、8节各具宽横带;腹部微具瓦纹,背毛短,腹管淡色。触角细,长约2.2毫米,有瓦纹,第3节长,具短毛27~34根,无感觉圈;喙长达后足基节,额瘤圆隆起外倾,粗糙。腹管花瓶状,光滑。有翅孤蚜体形较小,头部黑色,腹部色浅,第1、3腹节具横带,第4、5节中侧融合为1块大斑,第6、7节横带与缘斑相连,第8节有窄横带1条,其余各节缘斑独立。翅脉镶黑边。
  
 
 
 
  葱蚜一年发生20~30代,若温度适宜终年可繁殖危害。在北方以若虫在贮藏的圆葱或大蒜上越冬,在田间以春、秋发生量大,危害严重。葱蚜具群集性,初期都集中在植株分蘖处,当虫量大时,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大葱和韭菜叶片上,吸取汁液,轻者造成植株早衰,叶片变黑,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重者可使叶片干枯致死。此虫有假死性和趋嫩性。春、秋两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危害严重。被害植株还容易发生霜霉病。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