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切花羽衣甘蓝栽培技术

(2019-01-28 10:10:58)
分类: 栽培技术

 

           切花羽衣甘蓝栽培技术
          来源:农业论文发表网 2010-5-7  

    切花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acephaleaD.C.) 又名叶牡丹、彩叶牡丹、花包菜,是原产欧洲的一种2 年生草花,是包菜的一个变种。株高80~120cm,成熟时心叶变成红、紫、白、黄等颜色,有的品种心叶着色的同时还有皱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1 生物学特性
   切花羽衣甘蓝植株高大,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30 cm 深的耕作层。叶片肥厚,倒卵形,被有蜡粉,深度波状皱褶,呈鸟羽状。总状花序。种子圆球形,褐色,千粒重4 g 左右。
    从播种到第1 对真叶展开与子叶形成十字形时为发芽期,此期因萌发时的温度高低不同,一般需要3~20 d。植株长出5~8 叶为幼苗期,一般需要25~40 d;心叶着色期一般需30~40 d。
    2 对环境的要求及效益分析
    2.1 对环境的要求
    切花羽衣甘蓝喜冷凉气候,极耐寒,可忍受多次短暂的霜冻,但不能长期经受连续霜冻,生长势强,无霜期可露地栽培,秋冬及冬春可保护地栽培。羽衣甘蓝对保护地栽培设施无严格要求,只要最低温度不低于5 即可。不耐高温,最适宜生长温度18~22。在冬季冷凉、白天阳光充足、夜间有轻霜的条件下生长最好,品质最佳,颜色最鲜艳。夏季高温季节很难生长,商品性较差。
    切花羽衣甘蓝对水分需求量较大,干旱缺水时叶片生长缓慢,但不耐涝。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或粘质壤土最宜。在肥水充足和冷凉气候下生长迅速,产量高,品质好。在钙质丰富、pH 值5.5~6.8 的土壤中生长最旺盛。栽培中要经常追施薄肥,并配施少量的钙,有利于生长和提高品质。切花羽衣甘蓝可露地和保护地栽培相结合,以达到周年供应,无霜的季节可露地生产,其它季节可利用各种保护地设施栽培,夏季如温度高于25 可在遮阳网大棚栽培。
    2.2 效益分析
   栽培株行距20 cm×25 cm,每公顷栽75 000 株,种子0.26 元/ 粒,生长期4 个月,切花市场售价1~2 元/ 枝。
    3 栽培技术
    3.1 培育壮苗
    根据不同季节栽培选用育苗场地。春季栽培,育苗一般在1 月上旬至2 月下旬,播种后温度保持在20~25 。根据市场流行情况,选择抗逆性强、采收期长的品种,目前市场主要有红寿(kohju)、白寿(hakoju)。根据种植量,每公顷用种300~450 g,种子300粒/g。采用营养钵育苗,育苗土按腐殖土砂土猪粪=121 的比例混成营养土,营养土内混入少量杀虫药(如呋喃丹),然后将营养土装袋,浇透水,种子直接点播,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20 ,2~3d 就能发芽,但温度2~5 时需15 d 才能发芽。播种后可扣拱棚提高温度,扣棚后要注意加强通风。播种后喷施敌杀死防治虫害,喷施甲基托布津和井冈霉素防治病害,待出现2~3 片真叶时喷施0.1%磷酸二氢钾或硝酸钙溶液以利壮苗,注意及时拔除杂草,定植前1 周适当控水降温,提高小苗的抗逆性。从出到分苗期间应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进行管理,出苗后撤掉苗床上的小拱棚,降低湿度,分苗前进行适当的通风,以增强幼苗对低温的适应性。
    苗期温湿度的管理应分段进行,发芽期为促进出苗快出苗齐,日温应保持在18~22 ,夜温不低于4。出苗后应降低温度,温度过高,胚轴容易徒长;温度过低,则生长缓慢,易发生病害。
    3.2 定植苗床的准备
    定植前1 周将苗床准备好,羽衣甘蓝需肥量大,一般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30 t,三元复合肥450 kg,硝酸钙600 kg。深翻30~35 cm,将肥料与土充分拌匀后整地做畦,畦宽1.1 m,畦高25~30 cm。定植前2 d 浇透水。
    3.3 定植
    播种后长出5~6 片真叶时即可定植,定植株行距20 cm×25 cm,栽培深度为15 cm,每公顷种植75 000 株。定植时一定要栽正,否则会使切花茎干变弯,失去观赏价值。冬春季定植后密闭大棚并围上棚裙,保证白天温度在20 以上,夜温不低于8 ,以利缓苗,当白天温度高于25 ,应适当通风降温。
    3.4 定植后田间管理
    3.4.1 水肥管理
    在浇定植水的基础上,定植后7~8 d 再浇1 次缓苗水,以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要保证苗床上不积水;此外,还需中耕除草、松土,以促进根系生长。以后管理要求水肥齐攻,在生长旺期的前期和中期重点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注意增施钙肥,每公顷用氮磷钾复合肥625 kg 左右,注意控制氮肥的用量,以免导致花苞不能打开;同时进行中耕除草,在每次除草的同时除去羽衣甘蓝基部的老叶、黄叶,基部保持5~6 片功能叶即可,以增大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利于生长并有效地减少病害发生。
     3.4.2 病虫害防治
    羽衣甘蓝抗性强,病虫害发生较轻,其病害主要有黑腐病、霜霉病等,用90%多菌灵800 倍液,或40%灭菌丹400 倍液,每隔7 d 喷1 次,连续2~3 次。虫害有菜蛾、菜蚜、青虫等,可用速灭杀丁等低残留农药防治。蚜虫可用蚜螨灵、啶虫脒、莫比郎防治。
    4 切花采收
    心叶变红之前,植株叶片绿色,且顶部叶片包被很紧,当植株长至新叶变色时,顶部叶片逐渐展开,即可采收。花枝长度根据客户要求而定,采收后在10min 内要插入水中,以提高瓶插寿命。切花花期较长,可根据市场情况延迟7~10 d 采收。
     切花采收后剔除中下部叶片,用保鲜袋套袋单枝包装,单枝计价出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