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笋用玉米品种介绍

(2019-01-20 07:49:30)
分类: 植物介绍


                笋用玉米品种介绍 
         2011-6-24   来源:中国种植技术网 中国农业信息网

   玉米笋的食用部位为籽粒尚未隆起的幼嫩果穗,其营养丰富,每千克鲜玉米笋中含蛋白质29.9克、糖19.1克、脂肪1.5克、维生素B1:0.5毫克、维生素B2:0.8毫克、维生素C110毫克、铁6.2毫克、磷500毫克、钙374毫克,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 与甜玉米不同的是玉米笋是连籽带穗一同食用,而甜玉米只食嫩籽不食其穗。 玉米笋炒食脆甜可口,还可加工成罐头。玉米笋的植物学特征与普通玉米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植株稍矮小、分蘖力强、叶片较多、果穗较小、苞叶较长。
   1、冀特1号
    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玉米育种室以双穗率较高的冀432为母本,多穗型垦多二为父本,于1986年杂交选育而成的国内第一个菜用玉米新品种。1988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在河北、河南、浙江、广西、山东、四川、新疆等12个省、市的30多个厂家应用。1990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冀特3号笋玉米。是国内首次通过省级审定的笋玉米新品种,填补了菜用玉米的空白。
   春播时,播种至采笋75~80天,夏播60~65天。单株总叶数19片。植株高大健壮。株高250厘米左右,最低和最高穗位80~140厘米。株型清秀,出笋快,采笋集中。单株可生长适宜加工罐头的玉米笋(雌穗)4个左右。果穗易采收,出笋迅速,集中笋期为5~7天。笋型为圆柱型,长粗度适中。笋长7~9厘米,笋粗1.2厘米,长比粗为7:1,单穗重8~9克,乳黄色,穗行排列整齐。此品种需≥10积温1200度·日左右。抗大、小斑病及粗缩病等。抗倒性较强。
   播期弹性大,春播宜在4月中旬,夏播以6月上中旬为好。用种量37.5~40千克/公顷。一般每穴3粒种子,确保苗全苗壮。出苗后,苗期的2~3个分蘖不必去掉;因生长季节短,本身负荷很小的情况下即已收获,所以种植密度高于普通玉米。适宜密度90000~105000株/公顷;大面积种植时,为便于采收,应大小行种植,大行0.8米,小行0.4米,株距0.167米。避免等行距种植;不论春夏播种,肥水管理上以促为主。一般播前施基肥磷酸二铵150千克/公顷,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0~225千克/公顷。其他管理同普通玉米。吐丝前应浇好关键水,以利提高产笋量;主要害虫是玉米螟,一般在大喇叭口期进行防治为宜。禁用剧毒农药,以免产品带毒。制种技术简便易行。父本播后5天播母本,花期相遇良好。一般产量为2500千克/公顷。
    2、冀特3号
    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是多秆多穗型品种,采笋以主茎为主,单株生长果穗3~4个。株高250厘米左右,最低至最高穗位110~140厘米。生育期70天左右,夏播60天。苗期有1~3个分蘖。该品种适应性强,长势健壮,抗病性强,根系强大抗倒伏。
    3、泰国玉米笋
    根系发达,分枝旺盛。株高210~240厘米。茎有16~18节,粗1.5~2.3厘米。叶互生,共16~18片,最长叶70~100厘米,宽7~10厘米。穗位在90厘米处。果穗圆柱形,长16厘米左右,秃尖1.1~2厘米。苞穗长19~23厘米,直径1.8~3厘米,青绿色,质地柔软有弹性。
    4、烟罐6号
    为粮菜兼用品种。第一穗产粮,第二、三穗产笋。株高约230厘米,穗位高85厘米,总叶数19~21片。玉米笋生育期60天左右,粮用玉米生育期约100天。根系发达,抗倒伏,抗病虫。玉米笋为淡黄色,宝塔形,笋长6~10厘米,粗0.8~1.8厘米。
    5、甜笋101( 中国农业信息网 )
    品种来源:系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适宜制作玉米笋罐头的专用品种。 
  特征特性:株高225~240厘米,穗位高90~100厘米。笋长6~9厘米,笋重5~6克。笋色淡黄,外形美观。笋宝塔型,味清香,符合出口标准。 
    产量表现:该品种是目前生产上比同类品种产量较高的品种之一。 
    栽培要点:与普通玉米实行严格隔离,防止传粉影响品质。适宜的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中上等肥水管理,单株可产笋5~6个,其他栽培措施同普通玉米。 
    应用前景:该品种笋的质量高,可以出口。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组织适度的规模化生产,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